第1045章 曙光(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t;/P>
    这个情况在当时,还被报纸大量报道。</P>
    华夏大学的天之骄子,他们找工作都遇到难题,这就代表帝国的就业环境,已经严峻到朝廷必须要干预的程度。</P>
    朝廷在过节之前,连续出台了多项重大的举措。</P>
    过节时期,商人们都没有外出,更方便他们之间互相探讨,他们又能感受到朝廷的决心。</P>
    商人们观察到帝国未来的局势,决定对于自己的公司加大投入,重新恢复经营,不让公司破产清算。</P>
    一些即将破产的公司,它们纷纷起死回生。</P>
    这些公司对于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P>
    华夏大学这才决定,通知学生们尽快返校,参加学校举办的校内招聘会。</P>
    现在一个薪资高的好工作非常难找,还容易遇到骗子公司,有学校这个平台作为担保,学生们纷纷返校,参加招聘会。</P>
    华夏大学的两位冶金系的老师,正看着校内招聘会的情况。</P>
    邵本宜感慨的说道:“经历半年的经济危机,还好朝廷出手之后,商人们重新恢复了信心。</P>
    只要商人们恢复信心,他们能看到未来的曙光。</P>
    哪怕是经济情况有些艰难,他们也能够坚持住。</P>
    朝廷是一个整体,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P>
    经济环境不好,大量的公司破产,我们这种之前认为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的大学,都已经受到了影响。</P>
    现在能看到这一届学生,顺利的找到工作,我真的很开心。”</P>
    王大海点头说道:“咱们冶金系的学生,就业比其他系更困难一些。</P>
    冶金相关的公司,那都是重资产公司,一般的商人根本没有相应的实力。</P>
    冶金系公司,主要以官营公司为主。</P>
    官营公司做事的态度最为保守,他们认为环境不好,立刻就会减少人员的招聘。</P>
    现在鞍钢、唐钢、包钢、佛钢,帝国的四大煤钢联合体,开始大量招聘人才。</P>
    看来他们对于帝国接下来的发展,那也有着充足的自信。</P>
    只凭借帝国启动的那几个项目,这四大煤钢联合体原先的产能,那就绰绰有余,根本就不需要大量招聘。”</P>
    邵本宜点头说道:“官营公司形势,那都是听从上级的命令。</P>
    朝廷肯定有自己的规划,正是因为朝廷这些细微的动作,才给了那些商人充足的信心。”</P>
    邵本宜看到被录取的学生们,他们发出喜悦的微笑。</P>
    他看到这些学生们的笑容,脸上也露出了微笑。</P>
    他作为一名老师,当然希望自己教的学生们,有一个好的前途。</P>
    邵本宜走出校内招聘会,他开心的说道:“咱们华夏大学真正的人才,不是被吸纳进各个教授的科研组,就是参加科举,成功考中进士,正在国子监中学习,时机成熟就能外放为官。</P>
    这些顶尖的人才,无论是环境怎么变化,他们的就业根本不用发愁。</P>
    哪怕是进入到原始人社会,这些真正的人才,也会成为部落的头领。</P>
    现在参加招聘会的这些学生,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属于天之骄子,但在华夏大学学生之中,却不是最有才能的人。</P>
    他们能获得一份好的职业,我真为他们感到开心。”</P>
    王大海看到邵本宜发自内心为学生感到开心。</P>
    这就是一位老师,崇高品德的表现之一。</P>
    他就做不到这种程度,只把老师当成一个职业。</P>
    王大海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那就显得他太过自私。</P>
    他询问道:“老邵,你申请的那个科研项目,又被学校驳回了。</P>
    你已经研究了数年,现在没有科研资金继续研究。</P>
    听说你在经济危机之前,想要与企业合作研究,现在情况怎么样了?”</P>
    邵本宜长叹一声,无奈的说道:“学校的很多教授,都认为我的研究异想天开,已经研究五年,一点进展都没有。</P>
    学校也失去了耐心,不准备投入这个项目。</P>
    我也理解学校的选择,谁让我的研究没有进展。</P>
    学校继续投入,风言风语就出来了,因为我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到科研资金。</P>
    我正准备与马尾造船厂或是青岛造船厂合作。</P>
    实在不行,一些民营造船厂也是备选。</P>
    他们制造大型军舰,肯定需要能把钢板焊接在一起的技术。”</P>
    邵本宜见识到老匠人,用铅和锡修补青铜器,其中有一个铅水焊接法,用铅锡混合液,焊接已经裂开的青铜器。</P>
    他当时就眼睛一亮,钢铁能否用这种方法焊接在一起。</P>
    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大型军舰的生产成本会急剧降低,船只的自重更会降低很多。</P>
    他立刻就开始研究这些技术。</P>
    他试了很多传统材料,没有一个能取得成功,只能把目标瞄向新材料和新技术。</P>
    他寻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合适的材料。</P>
    直到他看到有老师,用巨大的金属线圈加热钢铁,很快就能把钢铁融化。</P>
    邵本宜感觉自己已经找到这项技术的大门。</P>
    他经过实验,这项技术可行,只是因为难度太高,使用也极不方便。</P>
    他只需要找到方便使用的方法,焊接技术就成功了。</P>
    王大海随口说道:“这些企业都采用铆接技术,他们绝对不会更换成熟的技术。</P>
    我听说潜艇采用铆接技术,在海底容易漏水,他们应该更欢迎新技术。”</P>
    邵本宜听到王大海这个建议,他立刻邀请王大海去吃大餐。</P>
    他的科研项目,现在也见到成功的曙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