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会使得汉人在不受到清廷的约束下成为东北最大的一个族群,也才有可能让这些汉人在平和的环境中得到与那些旗人较为平等的权利,到时候如果发生事情,汉人才有可能成为胜利者,至少,他在东北的那些成果流传出去的可能性必然会大大增加。……由于旗人大多不愿意从事研究,他所培养的工匠与学者,有九成九可都是汉人出身。
“费大人署理奉天这么长时间,每年都吸引不少关内百姓前往谋生,一直以来,大人也似乎并没有觉得人太多了呀。而且,奉天地域广大,土地肥沃,荒地极多,增加一些人口,高某看来也并不是什么大事。而且,费大人所担心的人口增加过快,以及官吏无事可做以致空耗钱粮这两条也并不是无法解决的事情,只须朝廷先行制订一些规定,自然可以一切无忧。就算有些麻烦,相比起奉天建省所带来的大利,恐怕也算不得什么了吧?”高士奇笑道。
“高相说的确有道理,可是,预想与实际总是有出入的!费某只担心你这是‘纸上谈兵’啊!”费老头没好气地说道。
“纸上谈兵?费大人可真是瞧得起我高某人了,不过,高某可是不敢领受啊!”高士奇依然是笑嘻嘻地,一点儿也不在乎费老头的讥刺。
“皇上,您怎么突然起意要在奉天建省呢?”费老头没理会高士奇的调侃,又朝康熙问道。康熙这个念头实在是有些让他感到突然,突然到有些措手不及。马齐为人不错,在清廷之中的威望不低,那个马武只要能和马齐保持个差不多的形象,说不定还真就能坐稳奉天的主政者之位。而有这么一个重量极人物坐阵,可就让他坐在北京遥控奉天的打算有些落空了。相反,他如果想在奉天做些什么事,以后还得小心别让那个马武觉出什么不对才行。这种情形,实在是让人郁闷的很。
“费爱卿,你的话问的可不太对,这事你不应该问朕才是啊!”康熙微笑道。
“皇上,请恕奴才不明白您的意思!”费老头一头雾水地说道。
“朕曾经说大清应当骑射传家,费爱卿你不是驳得朕无话可说吗?”康熙笑道。
“这……”费老头先是一愣,接着却又只能是苦笑。
他与康熙确实曾经有过一番关于“骑射”的争论,而且,他们的争论还不仅仅是关于“骑射”这个“小小”的话题,那一次他们所涉及的东西可是相当广泛的。
事情是这样的:那是康熙有一次巡幸奉天的时候,参观奉天枪炮厂时发生的事情。当时康熙身边带着的人不多,只有几个皇子和佟国维等近臣,基乎全部是出身八旗。一干人对奉天所产的枪炮的威力都是感到十分欣赏。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看到费老头受到康熙的赞赏,感到心理不平衡,便提出满人之所以能征服中原是因为骑射本领天下无双,而汉人却是大多文弱。他费老头制造了这么多枪炮,威力大则大矣,可如果被汉人所得,必然会使得汉人的反抗之心加剧,尤其是满人骑射的本领在面对枪炮的时候就很难再得以施展,两族的实力对比将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大大不利于大清朝的统治。基于这个理由,那些人便提出废除制造枪炮的火器厂,而且,这条建议还得到了当时在场的不少人的赞同,连康熙也是颇为认同。
这种拉着历史倒退,让整个国家一起陪葬的事情费老头当然不能让其发生了。所以,他便和持有这种意见的人互相辩驳起来。
一开口,他就十分尖锐的指出:满人的骑射是挺厉害的,可清廷之所以能够征服中原,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前明统治腐败,国事已经糜烂到了不可收拾的境地,再加上李自成和张献忠之辈只知道抢掠,所行策略失败造成的。要不然,为什么一个袁祟焕就能挡住满清八旗那么多年?满人骑射不是无敌的吗?怎么就打不败那个姓袁的?如果袁祟焕不死,中原不是出了吴三桂这个叛逆,满清能入关吗?甚至于,如果不是蒙古的势力过于分散,满人能不能征服蒙古都还是未知数。何况,现在的满人早就已经不是以前的马背民族了。入关几十年,八旗堕落极快,早就已经不再堪用。“三藩”叛乱的时候,要不是康熙大胆启用汉军绿营兵,吴三桂也不可能只支撑那么几年,而几年的时间里,又会发生多少事情?所以,在奉天制造枪炮,再将之分配给八旗军队,反倒是有助于提高八旗的军事实力,巩固清廷的统治地位。满洲水师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至于有人担心枪炮若为汉人所得,面对那庞大的汉族人口,满族将无可抵御的理由,费老头更是直接嗤之以鼻。蒙古人厉害不厉害?当年成吉思汗打下来的疆域,想从东头走到西头,就要骑马跑上一年,那时候,几乎整个世界都要匍匐在蒙古人的马蹄下苟延残喘。而且,一直到覆灭的那一刻,大元朝的蒙古铁骑也依然是战力强劲。可最后的结果呢?还不是被朱元璋那帮泥腿子给赶出了中原?原因是什么?傻瓜也知道是因为蒙古人不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