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分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往国家积弱的时候,旧学的经费不及如今能分到的一半,但是由于是独占全部经费,如今反而有老夫子觉得今不如昔,现今教育经费虽然比以往多了,但是新学习学的钱更是多,升米恩,斗米仇的心态又开始作怪,觉得新学抢了旧学的饭碗。
    另外,人也是一种资源,学生们都去学新学了,旧学日渐式微,山东就有老秀才触死在孔庙前,哭庙而死,临死前还隐讳的指责衍生公孔令贻背弃祖宗,让孔令贻很是难过了一阵子。这种悲剧极是震撼,而且让人悲从中来,不是悲他的死,而是悲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旧的东西延续得太久了,几千年的旧学教化下来,有人说几千年都没事,为什么如今非要学西学?以前国家积弱要学西学强国抵御外侮,如今国家强盛了,为什么还要加强学西学?中学几千年了,不是好好的吗?他们永远不知道西学那个用,不是用一用就可以放下的,如果国家还是那副老样子,外侮难道还会远吗?
    收到鹿传霖的自辩折子,我心头是一阵难过,中学西学的争论到了如此不可调和的地步,怕是不仅仅是江苏一省的状况了,这不仅仅是个肃清官场的问题,如今官场之中,腐儒绝不在少数,而腐儒们官声通常都不错,像这个瞿鸿机就是有名的清官,家中贫瘠的不得了,听说家具都是自己买木料自己做木匠打制出来的,你说这样的官员,我忍心剥了他们的官衣吗?剥了这样的人的官衣,老百姓会说什么?
    可悲,面对这样的状况,只有等,只有坚定信念,把教育的更替政策贯彻下去,慢慢的等待着下一批人的慢慢成长,也许要十几二十年后,才能有一个让人欣慰的环境出来。
    鹿传霖还呈上无锡府的数学化学格物的教材上来,我略略翻看了一下,依稀有一些熟悉之感,这是世界的本来真实,只有了解这些知识,才能利用好这些知识强大国家,就像我小时候的那句套话,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梁启超!”虽是心头无比的疲累,但是还是振奋起精神来,朝偏殿大喊一声道:“传旨教育部容闳宣进!”
    从西安西进兰州府,徐世昌的八千龙旗军用了三天工夫,在兰州休整并等待赵秉钧率领的陕西新军会合,又用了三天,到第六天上的时候,听到了西宁镇总兵邓增兵败身死,董福祥曹克忠会战无功的消息,请旨弹劾两省绿营贪功冒进之后又等了两天,北京的上谕便下来了,严旨斥责董福祥曹克忠贪功冒进,导致总兵邓增身死,着董福祥部曹克忠部即行由钦差徐世昌节制,会同西宁镇整肃军队,宣敕纪律,整军听命。
    有这一份上谕,徐世昌的心便逐渐定了下来,面对回匪一十三万到十五万之重,自己手上的八千龙旗军加上陕西新军不过二万人,尽管装备精良而且战斗经验丰富,但是兵力实在太少了,而且以步兵为主,面对回匪来去迅疾如风的骑兵,大有难以下手之感。这下加上董曹二部的绿营骑步兵力,握在自己手上的兵力也有近十八万之众,他实在是没想到朝廷会如此放心的将如此大的兵力交给自己这样一个汉臣。就算荣宠最重的聂公士成,连上京畿卫戍兵力在内,也不到十五万之数。
    手握这样一支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军队,放到过去,就是有造反的本钱了,但是现在徐世昌想都不会这么想,原因很简单,后勤卡死在后勤部手里,前线军队的后勤供应线是由后勤部完成的,除非你靠劫掠老百姓过日子,或者是慢慢攒个几十年,从口粮里省下个几年的粮草,否则造反你想都不要想,一旦卡死后勤线,过不了几天就得学着黄巢张献忠这些土匪吃人肉过日子。
    这就是李秉衡入主后勤部以后的最大变化,徐世昌平素也是很拜服这位老大人的,这里面的学问,以及要耗费的脑筋,都不是庸才能够担当得起的。所以,此刻就算是身在兰州,他也能吃上从西安运来的泡馍,要吃兰州的拉面,就得自个花银子去街上买。这就是后勤专管的好处——不在当地解决,一旦几万大军都靠兰州本地供应,这对地方的损害就大了,这经济结构一旦被大军破坏,多少人会因此破产,说不定还会逼着驻地附近的老百姓去从匪。
    他眼下的策略是先恢复军心士气,经过循化厅一败,回匪士气大振,而绿营总兵丧身,肯定是士气不振,最好的办法是先收缩防线,觅机打一个伏击战,敌兵士气大振之下,就肯定要出来扩大战果。天上有了个眼睛,基本上就可以放心的找机会埋伏下来打伏击了。徐世昌摊开地图,寻思着对敌方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