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事件始末及其影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1887年3月,日本天皇下令从内库拨款30万元作为海防补助费,全国的贵族和富豪无不为天皇资助海军建设的行为而感动,也都竞相为海防捐款,至9月底捐款数就达到103.8万元,这些资金全被用作扩充海军军备1888年和1890年,日本又提出第七次和第八次海军扩张案,这两次扩张案共购买、建造了千代田号(2439吨)、吉野号(4160吨)、秋津洲号(3172吨)巡洋舰和八重山号(1584吨)通报舰其中,吉野号购自英国,是当时世界上航速最快的巡洋舰
    由于日本军舰舰龄较短,在设计时吸收了当时世界科技的最新成果,因此在许多性能上超过了北洋舰队对此情况,清廷官员也曾电告北洋水师注意,但李鸿章认为,“倭人治海军,筑台垒,或以欧西将有变局,预为巡防”而已,对日本海军发展的这一新动向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以致北洋水师在建成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墨守成规,没有太大的发展
    定远舰鸣21响礼炮,向日本海军致礼
    1891年,俄国在修建西伯利亚铁路之后,把触角进一步伸向远东,图谋把势力范围扩大到朝鲜,以获得防御英国北上的前沿阵地此举使俄、日矛盾进一步加深,因为日本也是首先确立了侵略朝鲜作为日后扩张的跳板,故而对俄国的做法极为不满
    清政府的一些有识之士对俄、日的企图与矛盾尽收眼底为使传统保护国朝鲜不落入日本手中,遏止日本的扩张,他们提出“联络外交,整顿海防”,实行外交与军事互为表里的国策:即在外交上继续坚持对朝鲜的保护权,在军事上通过展现清政府强大的海军力量,来显示在该地区和海域的影响以树立威信,威慑日本以消除其染指朝鲜的野心,制止其可能的侵略企图,也就是所谓的“建威销萌”之策
    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要在国内制造积极扩充海军战备的舆论,并对中国舰队作战能力进行摸底,在1891年特别邀请北洋舰队正式访日
    北洋大臣李鸿章得意洋洋在他的亲自安排下,1891年4月21日,北洋舰队在完成了给俄国太子护航的任务后,稍作休整,便应日本邀请,于6月26日由丁汝昌提督率北洋舰队的精华―――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6舰,编队从威海卫启程正式访问日本舰队在出发前,李鸿章鉴于上次“长崎事件”,还电饬丁汝昌要严加管束
    6月28日,北洋水师到达日本马关,次日开赴神户7月1日抵达神户,舰队在此加煤添水后按预定计划直驶横滨7月5日下午3时抵达横滨港,北洋舰队随着旗舰定远发出的旗号变换队形驶进港口,定远舰鸣21响礼炮,向日本海军致礼,日本海军方面负责接待的高千穗舰也鸣21响礼炮作答当时停泊于港中的英、美军舰皆鸣13响礼炮,向北洋舰队致敬一时间礼炮轰鸣,此起彼伏
    7月8日,东京《朝日新闻》以“清国水兵现象”为题报道了观看北洋舰队的感受:“登上军舰,首先令人注目的是舰队的情景以前来的时候,甲板上放着关羽的像,乱七八糟的供香,其味难闻之极甲板上散乱着吃剩的食物,水兵语言不整,不绝于耳而今,不整齐的现象已荡然全无关羽的像已撤去,烧香的味道也无影无踪,军纪大为改观水兵的体格也一望而知其强壮武勇唯有服装仍保留着支那的风格,稍稍有点异样之感军官依然穿着绸缎的支那服装,只是袖口像洋人一样饰有金色条纹裤子不见裤缝,裤初处露出缝线,看上去不见精神尤其水兵的服装,穿着浅蓝色的斜纹布装,几乎无异于普通的支那人只是在草帽和上衣上缝有舰名,才看出他是一个水兵”
    日本记者的观察只停留在表面,有经验的日本军官则看出了北洋舰队的缺陷:大炮没有擦干净,并且像洗衣坊一样晾晒衣服,这说明北洋舰队在军械保养以及军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同行观舰者皆卷舌而惊恐不安”
    日本方面对清政府北洋舰队的到来竭尽礼仪之能事,所到之处或礼炮致礼,或夹道迎接,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得“礼意其隆”,希图以此表达对华的亲善之意7月9日,日本方面还特地安排了天皇在东京接见了丁汝昌和北洋各舰管带,礼仪非常隆重7月10日,日本外相夏本武扬在东京小石川的后花园举办游园会,招待北洋舰队将领日本海军方面也以招待会的形式招待北洋官兵,特别是日本海军大臣桦山资纪专门举行了欢迎宴会,招待中国海军将领
    而清政府也表现出礼仪之邦的风范,作了必要的答谢,并对两国日增之友谊感到十分“欣悦”7月16日,丁汝昌在泊于横滨港内的定远旗舰上举行招待会,邀请了包括国会议员和记者在内的日本各界人士出席通过这一活动,北洋舰队在礼貌地答谢日方接待的同时,再次向日本人炫耀了它的威容
    对日本来说,这又是一次很深的刺激日本朝野人士参观完日本暂缺的70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