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特混舰队,直捣日本本土的大胆战略,在拟购的军舰名单中,就有这般完善型巡洋舰“埃斯美拉达”,但由于日本从中作梗,计划中途而废,而“埃斯美拉达”之后被日本转购,成了“和泉”号遵照西方舰船命名的传统,智利随后把甲午战争前在英国订造的l艘更加现代化的巡洋舰,命名为“埃斯美拉达”,这艘与“吉野”设计类似的巡洋舰,又变成中日两**备竞争的目标中国历来有这样一条传闻,即“吉野”原本为中国订购,但最终因为经费紧张而作罢,实际这是将争购与“吉野”同式的“埃斯美拉达”之事误传所致2004年夏天,人民海军扬子江码头迎来一艘南美的大型风帆训练舰――智利海军历史上第3艘用“埃斯美拉达”命名的军舰,当这白色优美的帆船进入黄埔江时,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名字与中国海军那段尘封已久的故事呢
发布 中国在德国订造的这艘新式巡洋舰,是德国船舶工业史上设计建造的第一型穹甲巡洋舰,为后世的德国巡洋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积累,1884年10月29日李鸿章亲自将这艘军舰命名为“济远”,英文译称chi yuan“济远”舰排水量2300吨,舰长71.93米,宽10.36米,吃水5.18米,动力系统为2台复合式蒸汽机和4座燃煤锅炉,功率2800马力,双轴双桨,航速为16.5节,快于“定远”级铁甲舰,但低于“埃斯美拉达”的18.3节该型舰的煤舱容积较小,标准载煤230吨,最大载煤只有300吨,不符合当时有关巡洋舰续航能力的要求,此点后来备受诟病“济远”舰回国时,曾一度连甲板上都堆满燃煤,方才勉强敷用
发布 “济远”级军舰的武备配置思路也不同于早期巡洋舰,不再在军舰上装备大量火炮,而只装备少量威力巨大的大口径火炮,属于“以口径换数量”的设计它的主炮包括:2门克虏伯1880式210毫米35口倍径后膛钢套箍炮和1门克虏伯1880式150毫米35口倍径后膛钢套箍炮其中,210毫米火炮每门重13.5吨(仅指炮管),实际口径209毫米,炮管长7330毫米,膛线长6720毫米,使用钢弹、开花弹及子母弹,均重140千克,发射药包重45千克,274米距离上,可击穿厚达451毫米的铁甲,火炮初速530米/秒,有效射程8300米,射速每分钟1发这2门威力巨大的火炮双联安装在舰首的露炮台内,采用人力配合水压辅助动力转动,与“定远”级军舰一样,“济远”主炮的露炮台上也安装了闷罐式的穹盖炮罩位于舰尾露炮台内150毫米火炮,与“定远”级铁甲舰装备的同型,各项参数相同,同样炮台上也使用了穹盖炮罩
发布 “济远”级军舰装备的小口径火炮数量较大包括2门47毫米单管重型哈乞开斯炮、9门37毫米单管哈乞开斯炮,及若干多管连珠炮这些火炮虽然主要用于杀伤敌方人员,和抵御高速逼近的鱼雷艇,但近距离上对敌方大型舰船,也具有一定威慑,尤以哈乞开斯式单管炮为甚另据史料记载,“济远”级军舰回国后,又增添了 4门金陵机器局生产的铜炮,口径在 70毫米左右,属于当时大型军舰普遍装备的舢板炮,主要提供给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北洋海军内称为洋枪队)上岸作为行营炮使用,必要时亦可换装舰用炮架布置在军舰上作战
发布 “济远”级军舰的武器系统里还有李鸿章着迷的鱼雷兵器,在军舰首尾及两舷都设置有专门的鱼雷发射室,共装备4具鱼****,使用德国造刷次考甫磷铜鱼雷,即黑头鱼雷同时参考了“定远”级军舰的设计,“济远”舰上也搭载有2艘舰载鱼雷艇,名称可能为“中甲”、“中乙”,回国后与当时北洋海军的其他鱼雷艇一样,被纳入旅顺基地管辖,而不归丁汝昌直接节制此外,符合19世纪巡洋舰的规范,“济远”舰的武器系统里,还有水下尖锐的撞角
发布 根据李鸿章后来的奏折透露,“济远”级军舰设计时以英国铁甲舰“赫士本”号(hotspur)为参考母型,但从其建成后的情况看,外形上实际非常类似德国的“威斯帕”号(wespe)炮舰,很多地方的设计里都透出蚊子船的踪影由此也可看出,“济远”实际是德国造船工业的一个不成熟的试验品,不过为试验买单的可不是德国人鲜为人知的是,早期的“济远”舰,外观上的特征实际是三桅单烟囱,为使用风帆起见,曾一度在钢制的军桅外,添加过2根木质的桅杆,只是回国后,因为没有太多对于长距离航行的要求,才将2根木质桅杆拆除,变成了后来世人熟知的单桅单烟囱的样式
发布 “济远”舰更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防护措施作为名副其实的穹甲巡洋舰,“济远”装备了厚度在4英寸左右的穹甲甲板,材料为当时最新式的钢铁复合装甲但与以“埃斯美拉达”为代表的新式穹甲巡洋舰不同,德国造的“济远”实际是艘没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