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管伸出炮门,弹药库里也忙碌起来,一颗颗巨大的炮弹、一个个包装着发射药的木筒通过复杂的扬弹装置,从甲板底层的弹药库里被提上甲板,军乐队的乐童们则两两组队,抬着弹药奔向那些无法从弹药库直接获取弹药的炮位
发布 当时日本舰队处于丰岛附近的狭窄航道,不利于展开作战,便向右偏转16,向东航行看见日本军舰掉头驶去,方伯谦和2舰上的官兵不由得松了口气,但很快,3艘日本军舰航行到开阔水域后,立刻又向左偏转16,取势而来7时43分30秒,日本编队旗舰“吉野”放一空炮,45分,“吉野”正式开火,炮弹落在中**舰附近的海里,掀起阵阵水柱52分,“济远”舰开始发炮还击,55分,“秋津洲”开火,56分,“浪速”开火,甲午战争中的丰岛海战就此打响
发布 尽管在吨位、航速、射速、火炮数量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中国2艘军舰仍奋勇还击,“济远”主炮多次命中日舰,桅盘上的水兵也在用小速射炮从高处扫射日本军舰舱面,然而开战后不久,“济远”设计中的一些弊端接连显现出来首先是位于飞桥之上的司令塔,因为位置过于暴露,很快被弹片击中在司令塔内指挥作战的大副沈寿昌头部被击中,当场牺牲继而前主炮炮罩接连被击中,破片在闷罐式的炮罩内四处飞散、反弹,在炮台内督战的枪炮二副柯建章胸部中弹牺牲接替他指挥的海军学校见习生黄承勋手臂又被打断,水兵准备抬他去包扎,这位年仅21岁的年轻军官高喊“尔等自有事,勿我顾也!”旋即阵亡,整个前主炮台内官兵死伤枕藉,竟至火炮无法转动跟随“济远”之后的“广乙”舰很快也加入战斗,一度逼近日本军舰,准备发射鱼雷,但因日方火力过于凶猛,以及战场烟雾弥漫,能见度差而未能成功后被日舰重创,撤至朝鲜西海岸浅水区自毁
发布 “济远”管带方伯谦在此前的处置均无可异议,但从大副沈寿昌阵亡后,情况发生了转变这位家产丰厚的将领,尽管是福州船政、英国格林威治海校的高材生,又在海军历练多年,但好学生未必就是好战士可能在战斗初起时,他心中也涌动着成为海战英雄的豪情,但当大副的脑血溅洒在他身上时,战场的残酷、无情与可怖全部展现了出来我们不知道此后方伯谦的心理发生了如何的变化,但8时20分,“济远”150炮发射的一枚未能爆炸的炮弹砸入“吉野”轮机舱后不久,“济远”开始转舵西撤,之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据日本《廿七八年航海日志》记载,“济远”的桅杆上竟升起一面白旗,随即竟又升起了一面日本海军旗(同样的描述也出现在了《东方兵事纪略》和“高升”号船长的回忆录里),这是任何国家海军都难以容忍的行径不久,中国运兵轮“高升”号,以及运输舰“操江”号从远方驶来,撤退中的“济远”只是稍微降了一下高挂的日本旗后,便高速驶去结果这2艘没有武装的船落入敌手,“操江”被俘,“高升”则被日军野蛮击沉,船上千余名陆军将士为国捐躯在脱离战场的最后阶段,“济远”舰的水兵王国成、李仕茂等自发使用舰尾150毫米克虏伯炮,连续命中尾随追击的日舰“吉野”此后,“济远”驶入浅水区,“吉野”吃水较深,担心搁浅,被迫转舵离去在方伯谦审核上报的“济远”舰航海日志里,是这样记述的:“我船后台开四炮,皆中其要害,击伤倭船,并击死倭提督并员弁数十人,彼知难以抵御,故挂我国龙旗而奔”这完全在捏造战果,首先,方伯谦声称击毙的“倭提督”即坪井航三毫发无伤,并参加了数月后的黄海海战;其次,“吉野”的航速高过“济远”,要跑要打主动权完全在“吉野”那边,“挂龙旗而奔”的描述实在荒唐
发布 回威海后,挂白旗及日本海军旗逃跑的丑事并未被揭露海军提督丁汝昌根据方伯谦及“济远”舰上的水兵报告,为方伯谦等请奖但信息较为灵通,且为人精明老道的李鸿章,从各处听闻到一些消息,开始对方伯谦产生怀疑但是,清政府还是以“于牙山接仗时鏖战甚久,炮伤敌船,尚属得力”为由,嘉奖方伯谦清流派甚至上了一道奏折,要求处死丁汝昌,改由方伯谦接管丁汝昌所带之船挂白旗的逃跑将军,由于消息不畅,竟然一度几乎成了英雄“聪明”的方伯谦又走了一步好运
发布 丰岛海战后,根据“济远”受伤的情况,盖在军舰首尾炮台上厚重封闭的穹盖式炮罩,被拆除,因为实战证明这种原本设计来抵御机关炮的炮罩厚度不够,对大口径炮弹没有防御能力,如果没有炮罩,大口径炮弹可能就会飞过,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即使打中了人,也只是杀伤被打中的那名水兵而已,而采用了封闭炮罩以后,虽然防不了大口径炮弹,但却能防小的炮弹破片,一旦破片进入炮罩,因为钻不出去,就会在炮罩里面飞来飞去,给炮位上的人员造成严重杀伤与“济远”同样使用穹盖炮罩的“定远”级军舰随即也做了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