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破竹,清政府只得完全屈服与之订立“北京续约”,而使侵略者饱获一切此时北方大熊俄国则利用此一良机趁火打劫除得到通商以及外交等特权外,且侵占中国黑龙江以东及以北的大片土地比起英、法、美更形凶恶与狡诈
五、“中国舰队”在“云南事件”交涉时期的作用
英法联军之役的同时,适以太平军之乱方殷,英法于战争结束后,最初尚保持中立,及于1860年间,从清政府方面获取许多利益,为确保其通商,乃转而对清廷加以支持英国之“中国舰队”司令海军提督何伯为保护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贸易安全,乃决定与清军配合协同作战,长达年余之久表面上看来,英国对华政策似乎有了转变,表现友好实则其一切的作为乃在维护英国自身的利益不意,双方相安无事之后的数年,又因“云南事件”引发中英之间的轩然大波
云南事件(yse发生于1875年(光绪元年2月21日,因为英国翻译员马嘉理stus r. margary在云南被杀,故又称为“马嘉理事件”(margary case,此次为英国的探测队由缅入滇、英方原本即含有阴谋,故为云南当局所不欢迎,因而有此一不幸事件之发生说来本是一椿地方个别事件,不难加以解决可是由于当时的英国公使威妥玛(tde熟悉中国官场情形,加以想借机建功,于是乃将其事予以扩大,向中国政府进行敲诈勒索,虚声恫吓并提出最后通碟,扬言如不答允所提条件,即将断绝两国邦交,下旗回国而英国在华的海军“中国舰队”也因之成为其利用的武力,随之推波助澜
此时的“中国舰队”司令为副提督瑞德尔(vice-adryder,从英国海军部所藏之档案中,可以清楚地了解瑞德尔在此次中英交涉期间所作的活动情形他除了曾在英国公使馆内与威妥玛密商大计之外、并将其兵舰有计划地分布于中国各重要港口:天津:“克鲁夫勒号”(groveler,烟台:“吉斯瑞尔号”(kestrel,上海:“塔利莎号”(thalia及“哈尔奈特号”(以及旗舰“警醒号”(vigilent,汉口:“蚊子号”(mosq,厦门:“赫特号”(hart[18]不过,瑞德尔与威妥玛的意见并不完全相同威妥玛为了向中国施压,认为兵力不足,拟向英国政府求援增兵但瑞德尔却不以为然,认为以“中国舰队”现有兵力已经足够应付当前的环境故当1876年8月21日烟台会议时,瑞德尔非特亲自陪送威妥玛从上海到烟台,且还令其部下兰布尔(lambert率领一支所谓的“飞行舰队”(the flying squadron前往大连及牛庄,以为声援[19]故当李鸿章将由天津出发前往烟台谈判时,一部份天津士绅乃出面请愿,要求李氏不要轻易前往,以免为英人挟持李氏识破其计,不以为意,依然如期前往,并乘机参观英、德军舰,而与其它各国使节联欢,以示其不受要胁[20]卒于是年9月13日与威妥玛达成协议,签订烟台条约除允诺赔偿恤金200,000两外,并又增开重庆、芜湖、宣昌、温州、北海五处作为通商口岸依据史家米契kie之见,以为从表面上看来,烟台协议的关键似乎系于停泊在数百里外大连的“中国舰队”之“飞行舰队”(the flying squadron实际上,英国政府并无意再次对中国用兵故“中国舰队”对于此一事件所发生的作用,仅在于为其外交的后盾,而对于中国的威胁则为有限[21]此说的正确性如何,尚值得再加讨论
六、“中国舰队”与其它国家海军之关系
与法国海军舰队的关系:英、法皆为西方海上的强权,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虽曾发生长期战争,但也曾因有相同的利益而结合为同一战线如与俄国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1884-1885,与中国之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1858-1860到了中法战争时期(1884-1885,双方则因立场不同,而发生龃龉法为侵占越南,并企图打开中国西南的陆上门户,同时还欲攻占中国沿海城市、迫使中国对之赔款故除在越北用兵外,又利用其优越的海军在台湾及福州之间大肆骚扰而英国则因在华贸易额冠于他国,一旦中法发生大战,必然波及到其在中国沿江沿海的许多通商口岸,影响其侨民的安全与商业利益故而乃借口中立,出动(中国舰队,可以保护
当1883年底中法谈判濒临破裂之时,英国政府即决定采取防范措施宣布立场中立,并呼吁作战的双方均需维护英国侨民的安全与利益同时,又联合欧美各国采取共同的行动,而由“中国舰队”司令欧威尔(vice-adm. e,lles负责居中协ert各方经过外交途径联络的结果,德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国政府都表赞同,愿意派遣其海军与英国合作,共同巡逻各通商口岸,保护侨民,维持中立唯有日本与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