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英帝国海军中国舰队的资料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国舰队”,曾经担任“吉斯瑞尔号”副舰长d of the kestrel,其后为中国向英国海军借调而来1890年虽以“香港事件”迫使琅氏辞职,造成中英之间的不快,但英国海军对于中国海军则依然予以同情与协助
    “中国舰队”为了表示对中国海军之重视及友好,曾于1886年醇亲王检阅北洋海军时,其司令哈密敦(vice-adm. v. hamilton亲率10艘军舰前往观礼于5月20日至旅顺拜会醇亲王,隔日(5月22日,又到烟台口外,联同法国水师提督理尧年(adm. rieunier鸣放礼炮21响,向醇亲王致敬接着又登“海宴号”晋谒,宾主相谈甚欢,并摄影留念同日晚李鸿章亦偕善庆等登英国旗舰(hs. auds及法国旗舰(turenne回拜1891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北洋海军举行第二次检阅时,“中国舰队”司令李查理(antle作三次长谈;第一次会见是在旅顺北洋舰队提督的旗舰“定远号”上,时为1894年5月14日第二次是在大连,由李鸿章回拜,在“中国舰队”的旗舰 “alacrity”号上,时为1894年5月17日第三次在威海卫岸上,时为1894年5月21日在这三次会谈中,李鸿章曾一再地强调中英之间应为一“天然的同盟”ral allies,希望与英国共同合作,甚至曾言如英国进攻海参威,他也可以命令中国的海军从旁协助李鸿章于甲午前夕所发出此一讯息,其真正目的是期望能拉笼英国对抗日本(或威慑日本可是事实证明,此事绝无可能,因为国际间都以自身的利益为其优先,而非单方的一厢情愿[26]
    结论
    “中国舰队”是英国海权于世界戢略布局之一环,也是英国在远东海军力量的一个代表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执西太平洋各国海军之牛耳,二十世纪之初,则与后起的日本海军争霸,终则于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为美国海军所取代于今看来,虽然已成为明日之黄花,但从远东海权史上观之,则仍有其重要历史意义,而不容加以忽视
    “中国舰队”的成立,与英国在远东殖民势力的扩张有关,亦与其在远东之国际贸易不可分,故知此一海上的武力,实为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商业利益,以及航运安全而设立,也是执行英国外交政策的一项工具
    “中国舰队”的活动范围相当广泛,南起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半岛,北抵海参威及白令海峡,东至日本的长崎及韩国的仁川,西至中国沿海各大口岸但论其商业及外交利益,实以中国为中心,因为英国在华的通商口岸最多,商业利益最大,外交特权最广(不平等条约,战略地位最高兼以其兵船可以纵棋于沿江沿海各口岸,自由进出,畅行无阻而无户庭之限,更使英国在中国居于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产生大的影响
    “中国舰队”由于活动的范围过广,自1875年之后,曾经分为“南方支队”(south division及“北方支队”(north division二个部分但此一分工,并未影响其人事的布局,而仍由舰队司令负责指挥,其司令一职例由副提督出任,但亦有为准提督所兼代者,由于远东地位的重要,曾有数字“中国舰队”司令,如凯古柏(cooper key、哈密敦(vice-adm. v. hamilton、欧威尔(e,lles等晋升为英国海军部长又“中国舰队”司令除军事外,有时亦兼负外交事务,如1854年“中国舰队”司令施泰麟(vice-ades stirling曾经率队前往日本,继美国舰队司令裴理dore perry之后,与日本订约,并取得同样利益1882年“中国舰队”司令欧威尔亦曾率舰前往朝鲜,签订英韩条约,取得通商的权利
    “中国舰队”在中国的活动最为频繁,对于中国海军之发展以及之建设最为关注,经常有详细之报告于其政府,从其海部所藏之“例行报告”(general letter中,即可发现大量此方面的资料以其内容复杂,限于篇幅,拟于其后再以专文讨论,此处从略不过,一般而论,其对中国海军的态度尚称友善,尤其在琅威埋出任北洋舰队总查时期,更是如此由于英国对华的政策仅在谋求商业的利益,而无领土的野心,此点与日本及俄国大为不同,故其海军在华活动的目的,亦以护商保侨为侨为主要的目的
    在“中国舰队”中与中国海军相关之人士除琅威理lang之外,其它尚有一人值得一提,是即为阿斯本(sherard osborn,阿斯本原为“中国舰队”中 “furious”兵舰之舰长1858年,英法联军时曾载英使额尔金及译员李泰国(hlay北上,攻陷大沽口1862年,中国为了向英国购买兵舰,特命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英休假的李泰国代办,李泰国因与阿斯本有旧,而聘之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