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解决分歧针对奥匈在英国怂恿下可能采取的强 硬政策,他一再发出警告,保加利亚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德奥同盟只具有防御性质,要帮 忙找英国去3对于俄国,他再三表示,德国愿意支持俄国的保加利亚政策,但奥匈的大国 地位不容牺牲,出路在于俄奥就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达成妥协
俾斯麦扮演“诚实的掮客”,虽然暂时回避了在俄奥间作出选择的问题,却暗含着 同时疏远两国的危险奥匈不由要问:“德奥同盟究竟还有什么价值?”“德国有两个盟 友,奥匈只有半个”5如果说德奥同盟在1879年的缔结加剧了俄国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 与德奥结盟的轨道上来的话,那么在此时,它只能加深俄国的敌意1886年11月,沙皇在 接见新任法国驻俄大使拉布莱时表示:俄国希望法国强大,两国需要并肩携手,共度难关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尔巴斯使命失败,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结果,也是对卡尔诺基国会 演说的回应要想按俄国的意愿解决保加利亚问题,就得排除奥国的阻挠奥匈的实力并 不构成威胁,关键是德奥同盟如果俄国要发动对奥匈的战争,或使俄国的战争威胁产生 效果,必须预先阻止德国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国有迹象表明,俄**方和泛斯拉夫 派,通过著名报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卡托科夫从10月末起已对沙皇的决策倾向施加了重 大影响为了牵制德国,沙皇有可能急剧改变其欧洲政策,法俄结盟的前景已隐约可现
俾斯麦同盟体系面临崩溃的危险布郎热运动为俾斯麦摆脱困境提供了良机
(二)
第三共和国成立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宁80年代上半期,费理内阁当政期间,法 德关系还有过一段“殖民协约”的好时光但是阿尔萨斯、洛林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中难 以弥合的创口1885年费理“殖民内阁”倒台,标志着法国复仇主义势力的抬头以著名 诗人戴鲁莱德为首的民族主义团体爱国者联盟到1886年7月成员已逾十万,成为法国政治和 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布郎热进入夏尔.费雷西内阁任陆军部长后,一时成为 法国复兴、收复失地、对德复仇的象征1886年秋季起法德关系趋于恶化
俾斯麦并不惧怕法国的实力,哪怕是一个复仇主义的法国它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东方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两场危机几乎同时发生一旦德国卷入奥俄巴尔干冲突,很难指望法 国会袖手旁观那时德国就必须正视两线作战的冷酷现实了
1886年夏,戴鲁莱德访问俄国,鼓吹法俄结盟6月,卡托科夫在《莫斯科新闻》上 撰文,批评外相吉尔斯的欧洲政策,呼吁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外交路线他指出俄国将抽 象的君主团结原则置于自身的国家利益之上,是犯了历史性错误俄国必须摆脱束缚,在 外交上恢复行动自由时称‘卡托科夫的攻击‘
在当时的情况下,法俄政体悬殊,战略利益和战略重点存在严重分歧,两国并没有立 即结盟的可能法国不会以牺牲自身在近东地区的长远利益,来支持俄国当下的巴尔干政 策俄国更不可能帮助法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而冒破坏现状并与德国交恶的风险但 是如果压力和受挫感过强,法俄为了摆脱困境,就有可能形成利益的契合点谁也不能保 证两国最终不会走到一起1887年1月,俄国特使舒瓦洛夫为弥合分歧,修补俄德关系访德 后,来自俄国方面的沉默进一步证实了俾斯麦对俄国可能改变政策的猜疑俾斯麦调整策 略,决心利用德国现有的外交资源和法国的事态发展,为重新组织德国的外交阵容寻求契 机保加利亚危机发生后,英德间展开了激烈的外交角逐两国都不愿率先出面干预而结怨俄 国,同时又都需要避免在未来欧洲的外交竞技场上陷于孤立若能造成对方与俄国的相互 制衡之势,本国外交将获得空前的主动权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对俾斯麦的意图深感疑虑 ,担心英俄一旦为巴尔干问题发生对抗、冲突,而深陷于巴尔干事务,俾斯麦将趁机击破 法国英国的策略是催促奥匈充当巴尔干的反俄先锋,以使对奥匈承担同盟义务的德国无 路可遁俾斯麦则大肆渲染德法边境的紧张局势,制造战争迫在眉睫的舆论,恫吓法国政 府,扩军备战不要过分,与德国为敌不会有好结果同时借此向英奥和俄国表明德国必须 全力应付法德危机,无暇东顾,巴尔干危机只能靠那些在该地区有切身利益的国家自己去 解决
1882年缔结的德奥意三国同盟,1887年5月即将期满,缔约方对同盟的兴趣都不大但随着 法德危机和保加利亚危机同时发生,意大利在俾斯麦心目中的重要性明显上升俾斯麦利 用1887年2月同盟续约的机会,以支持意大利北非扩张政策为代价,加强了三国同盟内部的 团结,阻止了敌对国家对意大利的拉拢,同时为奥匈对付俄国争取到了安全稳固的后方
更意味深长的是,这就为以意大利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