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块地,亩产八百斤。又有人站起,于是一千斤,三千斤,八千斤,一万斤,三万斤,八万斤,往上长。韩书记和小蛤蟆在主席台上,小蛤蟆负责会场记录。韩书记站起身,激动地看大家,问:还有没有,没有就这样,八万斤,我看也可以了。这时孬舅又站起,搞掉热气腾腾的狗皮帽子(白蚂蚁之子白石头送给他的),一把摔在地上:
“日你娘,俺村双井有块地,亩产十万斤!”
到此为止,延津有块地亩产十万斤,延津亩产十万斤。果然,一个星期后,上了报纸。众人又欢呼,盛赞孬舅做了一件大好事,为村争了光,一扫上次炼钢落下的晦气。村里几个棒小伙,把孬舅抬起往天上拋。
但接着传下一个消息,又让孬舅和我们村措手不及,即大家通过报纸知道我们双井有亩产十万斤田,要来参观。这下让我们抓了瞎。但县上已经下来通知,说从五天以后起,开始接待,县里拨给一万元接待费。有一万元接待费固然好。但亩产十万斤从哪里来呢?孬舅这时着了急,抖着身子在街上乱跑,跑到一个地方停住,抖着双手说:
“这如何是好,这如何是好?原想拉屎拉个痛快,谁知还得自己给自己擦屁股,这屁股沾满屎,这屁股如何擦?”
又说:
“如果人家来参观,我就上吊!”
众人也是干着急,跟着他嘬牙花子,也准备上吊。这时右派分子曹成摆出顾命老臣的架式,让他女儿曹小娥传出话来,说处理这类棘手的问题,对他来说易如反掌。本来他不想管这种乱七八糟的事,自己是一个右派,天塌也砸不着自己,管它干什么?但看到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领导(指孬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家都想着上吊,他就不能袖手旁观了;只要孬舅能屈驾到他家向他请教,他就可献出锦囊妙计,保大家平安过关。大家闻知,都劝孬舅上门讨教。孬舅一开始不同意,想着一个右派,动不动就关他五斗橱,能有什么好主意?再说他是右派分子,自己上门去讨教他,也失身份。有了此先例,今后如何对别人?于是憋着不去。但后来日子越逼越紧,外边大队人马马上就来参观;人家一来参观,自己与大伙就要上吊,权衡轻重,只好委屈自己,扭扭捏捏上了曹家门。曹成这时正在家中天井里泡着乌龙茶、煮着青梅酒在独自品尝。见到孬舅进来,也不起身,只是说:
“知道你早晚要来!”
把孬舅憋得脸上一赤一白,禁不住说:
“现在是紧急时刻,要在平时,看我不关你五斗橱!”
曹成“嘿嘿”笑了。
孬舅:
“老曹,说吧,有什么好主意?”
曹成:
“不急,不急,先喝盅酒,咱们煮梅论英雄。老孬,你说当今天下英雄是谁?”
孬舅:
“不论英雄,先说办法!”
曹:
“那个不难,那个不难。”
孬舅:
“怎么不难?好好一亩地,现在离参观剩下两天,怎么能使一亩地打十万斤粮食?看来我是要率先上吊了!”
曹:
“你不要怕,喝下这壶酒,保你明天亩产十万斤!”
事到如今,孬舅只好喝下。但这英雄酒喝下,头脑立即发大,晕晕忽忽。这时眼泪汪汪,混淆了是非,开始与曹称兄道弟,说:
“曹老兄曹老兄,事情难办。都觉得当人物头是好事,现在我才觉得不是好事!”
曹也眼泪汪汪,与孬搂着膀子:
“这我知道,我也干过这个。当时的摊子比你还大!”
孬舅承认:
“那是,那是。”
从清早八点喝到太阳偏西,两人喝得烂醉如泥。这时曹才趴到孬的耳边,说出了拯救万民与孬舅的方针大计。孬舅听了,如梦方醒,立即从酒中醒来。仔细想想,仍觉得曹成说的不错。这时虽然清醒了,知道拉开自己与曹成的身份区别,但仍禁不住拍了一下曹的肩膀:
“老曹,老曹,你真是个干过政治的人!”
曹“嘿嘿”笑,说:
“不过如此,不过如此。”
什么锦囊妙计?曹只问孬舅一些话,就将问题解决。曹问:
“你说,亩产十万斤,可有可能?”
孬:
“狗屁,根本不可能!”
曹:
“这话要是别人说你,你信不信?”
孬笑着摇头。
曹:
“你说别人,别人可信?”
孬:
“大家都种庄稼,谁信这×话!”
曹:
“韩书记信?”
孬挠着手:
“韩无种过庄稼,不知信不信。”
曹啐了一口唾沫:
“别说韩,就是×也不信。一亩地十万斤,十万斤雪白的大米,堆到一亩地里,看能堆几楼高?你不信,我不信,大家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