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处,太后饮完,才缓过气道:罪过,已没有力气上香了,先请段太妃出来一见,说会儿话再去正殿。
老尼姑笑道:只怕还是一样,说破了嘴,太妃也不会出来。
太后拉过明珠,道:这回不同,禀告太妃说,有位大理来的姑娘,手巧得很,请太妃出来指点一二。
她又命老尼姑将明珠所绣的素净花样一同带去,很久之后,那老尼姑才转来。
这位姑娘定与太妃有缘分,太妃竟要出来了。
明珠浑身一颤,红晕顿时褪去,焦灼盯着大门。
门前的中年尼姑微微驻足,似乎踌躇了一瞬,才手提拂尘,缓步而入。虽然光头缁衣,却越发显得她眉目如画,清雅绝伦,脸上悲天悯人的平静,令人惭秽不敢平视。
施主别来无恙?她默默看了明珠一眼,才颤着声音向太后道。
太后忙起身合十,听时大师安好?
得过且过罢了。段太妃避开众人的叩首大礼,静静落座,仍是望向明珠。
洪司言忙携明珠上前,道:这便是明珠姑娘了,也从大理来。
娘娘万福金安。明珠叩头。
段太妃无语相对,当明珠举眸望来时,竟微微一个寒噤。
禅房刹那的寂静中却有一股汹涌激流。太后在先帝身侧为妃时,与段时妃最为交好,对她的出身来历所知极详,此时虽尚不明所以,却渐渐有些领悟和惊讶。洪司言打破冷场,笑道:到底都是大理的美人,竟是一个格调她突然收住了语声虽然秉承了父亲的潇洒豪放,嘴角神情颇显骄人清贵的气度,但灵动的双眸,幽远温柔的眉梢,仍是像极了母亲看清了明珠目中勃发的怨意,太后和洪司言都是恍然,轻轻抽了口冷气。
快起来吧。太后道,老跪着象什么话?
段太妃看着明珠默默起身退去,不禁在椅子上一挣,她从容平静的面庞上些微的动容,也似拼力的挣扎。太后不忍地将目光挪开,道:让听时大师看看那观音像吧。
是。洪司言见明珠执拗地站着不动,连忙命人呈上绣架。素白的小寒绢上,只绣完了那灿然夺目的金莲,却已有辉辉然佛光普照之意。段太妃手指轻触花瓣,思绪不知飘摇在何处,缓缓道:原来已是这样了
太后道:你看怎么样?
很好。
洪司言急着让明珠开口,便问道:不知明珠的绣功是和谁学的?
奴婢的父亲。
哦,太后道,原来家中还有人,现在何处呢?
明珠淡淡道:奴婢也不知道。
段太妃一怔,抬起头来,欲言又止。
你父亲也是个狠心的人,将女儿往宫里一送,自己却逍遥去了。
奴婢大不敬,却也要说父女相依为命二十年,里面的深情不是外人能体会的。太后娘娘说错了。
呦,是我说错了。太后笑道,这么说来你父亲也真是不容易。你母亲不在身边么?
不知道奴婢母亲身在何处。明珠轻轻冷笑一声,依稀记得最后见着母亲时,只是跪在地上哀求她回家,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如今连面貌如何,也不记得。
可怜见的孩子。太后道,不过那当娘的,若非不得已的苦衷,怎么会扔下孩子不顾?
洪司言唱和道:要说可怜,孩子有人疼也罢了。当娘的牵肠挂肚的揪心,又是怎么熬过来的?
太后和段时妃都默然无语,望着观世音的微笑各自想着心事。
住持老尼姑却笑道:太后从前来,一直都说没生个贴心的女儿也是憾事,现今这位姑娘端丽聪慧,替皇上、亲王服侍在太后身边不也是美事?太后还有什么着恼?
对呀!洪司言抚掌道,太后主子整天明珠明珠的挂在嘴上,怎么没想到将明珠收为义女?
太后道:这是正经话,我替你母亲好好地疼你。
段太妃目中颇有感激之意,向着太后微微颔首。
明珠忙道:奴婢什么身份?太后平时那么相待,就折煞奴婢了,怎么还痴心妄想地高攀?请太后收回成命。
身份有什么要紧?太后道,挑个吉日,就给明珠封号。
不妥吧。段太妃幽然道,有了封号头衔,就有无穷的烦恼。人说不幸生在帝王家,一点无错。一个人由天下养,就要担天下事;由百姓供奉,就要为百姓牺牲;由父母兄弟爱护,就要克尽孝道仁义,再没有自己的心思愿望,逍遥快活
今儿是好日子,说这些伤心的话做什么?太后看了沉思的明珠一眼,道,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也是。段太妃垂下目光微笑,想必人人都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一天。
洪司言道:明珠,快给母后磕头。
明珠推辞不过,被洪司言按在太后膝下,顿首唤道:母亲大人。
好孩子。太后抚摸她的发丝,望着段太妃,慢慢道:有的人等这一声呼唤多少年了,只怕梦里听到,也会流泪惊醒,继而环顾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