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二卷 华夏天下 第二十三章 科技时代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板子,然后亲自去视察刘宇光的新玩意。
    皇帝陛下深夜视察光学研究院,这让刘宇光为首的一干人等惊惶不已,因为最近的谣言已经让他有些坐立不安。不过看到刘巍在试用过这台天文望远镜后的表情,刘宇光基本上也就放心了下来。
    刘巍被亲眼看到的景象深深震撼了。虽然自幼刘协就曾经教授过他一些简单的天文知识,可当时苦于科技水平有限,他心中的浩瀚星空只不过是一幅平板而已,今天看到如此绚烂的天河景象,他的雄心再次被激发出来。而月亮作为镜中最夺目的一景,更是让刘巍感慨万千。
    当夜刘巍下旨。将这台天文望远镜命名为宇光鹰眼,而代号为“嫦娥”地登月计划也从这一天开始出炉,虽然随行诸人都明白以大汉的科技实力,这项计划的实施也许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艰难历程。不过此时大汉举国上下都充满了对新技术的狂热,没有人觉得刘巍地这项决策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在大地被证明是圆球型之后。另外一位年轻学者提出了地球引力的概念。当然,这位注定会成为大汉科学界里程碑式人物的年轻人,并不是在脑袋被苹果或者桃子砸了脑袋之后才开始突发奇想。他身边有几位曾经跟随姜维远洋探险地长者,这些人的言传身教。让他在大开眼界之余,开始陷入对自然科学的狂热之中。
    这位叫胡英杰的年轻人,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之后,终于确定大地对万物的吸引力是恒定的,同种密度和形状的物品,从高空坠落到地所需要的时间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这种现象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参透其中奥秘。
    刘巍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忠实的科学爱好者,而胡英杰的研究,正是他颇为感兴趣地一方面。胡英杰被特许入宫,与皇帝陛下共同研究地球引力,并在不久之后逐渐确定了地球引力的相关参数。
    这一领域的研究引发了物理学的巨变。力的本质开始被广泛进行研讨,而磁石对铁元素的吸引力也开始成为科学界的研究对象。胡英杰一度认为,大地的正中心一定存在一块巨大的磁石,所以世间任何物品在抛向天空后才会乖乖落向大地。但为什么普通磁石只能吸引铁块,而大地却无所不容,百思不得其解之下,胡英杰只得将这种吸引力命名为万能引力。
    根据系统化地地球引力参数,军方在设计大炮和枪械的时候,有了更多的标准。这使得本来完全靠感觉设计的枪炮,精确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他们逐渐将射程误差控制在了二十米之内,将大汉与其他诸国本来已显夸张的军械制作实力又拉开了一大截。
    由毛发磨擦产生的静电效应也被吸纳如力学本质的讨论中,各大学府都成立了相关的研究院,最终是京都理工学府这所国内理科实力最强地学府的六位学者共同发现了电容器(玻璃瓶内外填充锡纸),而长江学府发现了正负电子效应,并发明了物化电池(伏打电池)。但是这些发明还不足以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纪,它们可以局部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直流电也只能为一些小功耗的设备提供动力。
    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摆脱它应有地轨道,刘协看到国内一片热火朝天地景象,心中其实已经十分满意。如今火车的研发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不过考虑到架设铁轨地巨大成本,刘巍没敢轻易铺设太长的轨道,只是为了试验方便。在天京城外令人铺就了七里铁轨。
    蒸汽机车的速度开始实在是让人看了不爽。因为刘协在当初的设计规划中,曾经以大汉最快的马车作为参照。要求火车的速度必须要与之接近。这个任务相当艰巨,因为后世的火车之父斯蒂芬孙也是在无数的嘲笑声中一点点改良了自己的发明,曾经无数次被人骑着快马超越了自己尚在雏形中的火车,直到最后终于用成熟的产品封住了那些固步自封的人的嘴。
    无疑大汉的技师们是幸运的,在刘巍的荫翼下,大汉子民虽然也经常为了某些未成型的新发明充满种种猜疑和争论,但没有人敢对新技术指手画脚。在宇光鹰眼开发的过程中,刘巍把那几个造谣生事的技师暴打一顿,也是打给众人看的,从那以后,这种无中生有的谣言少了很多,技师们也清静了很多,可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专业领域去。
    第三次改良的蒸汽机车,只能把速度提升到每时辰六十里,这个速度显然不能大家所满意。但是考虑到它实际负重已经超过了三万斤,抵得上十辆双驾马车的装载量,因此刘巍还是传旨嘉奖了相关人员。
    从始至终,关于铁轨的争论一直都没有停止。反对者一直强调,帝国的耕地并不富余,而连接全国主要城市所需要铺设的铁轨,占地数量非常夸张。所有听过蒸汽机轰鸣的人,都对这种巨大的噪音心悸不已,都知道铁轨附近根本不适合人们居住,因此铁路所占用的土地数量仍旧在商榷之中。而铺设铁轨的耗钢量更是让一干重臣无法接受,那个天文数字谁见了都会倒吸一口凉气。这个看起来比巨灵神计划更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