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文化对东亚经济的影响探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定关系,从而减少制度设计的成本,使有效的制度更容易推行更能及时有效的促进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一开始先是较详细的论述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和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展,而以两者都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又来论述第二部分的传统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用了一些数据和模型初步论证了传统儒家文化是能适应东亚经济发展而且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传统儒家文化能否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而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这个思考,这是一个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到底东亚地区能不能更紧密的进行经济合作,传统儒家文化能不能作为东亚各国都普遍的文化认同而促使各国加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挑战?传统儒家文化能不能在整合影响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分利集团的利益中起到积极作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本的亚洲价值观能不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促进下真正被广泛认同,这些都是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只是作个引子以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Agenor,Pierre-RichardandPeterj.Montiel,DevelopmentMacroeconomics,NewYork: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6.
    【2】RondoCameron,AConciseEconomicHistoryoftheWorld,3rdedition,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7.
    【3】WorldBank,TheEastAsianMiracle:EconomicGrowthandPublicPolicy,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4】【美】保罗•克鲁格曼著,朱文晖、王玉清译:《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5】【韩】安忠荣著,田景等译:《现代东亚经济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
    【6】【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著,历以平、蔡磊译:《西方世界的兴起》,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版。
    【7】【美】丹尼•罗德里克著,王勇译:《新全球经济与发展中国家—让开放起作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8】林毅夫:《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载《战略与管理》(京),2003年第1期,第45~51页。
    【9】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
    【10】马洪、王梦奎主编:《中国发展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选》(2003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1】张蕴岭,孙士海主编:《亚太地区发展报告No.3(2002):形势与热点问题透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2】张蕴岭、孙士海主编:《亚太地区发展报告No.4(2003):发展趋势预测与热点问题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3】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4】北京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编:《亚太研究论丛》(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
    【15】张蕴岭主编:《亚洲现代化透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版。
    【16】吴建华:《东亚现代化与中国》,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5月版。
    【17】上海社会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编:《东亚文化论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版。
    【18】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修订版。
    【19】郭熙保主编:《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0】卢汉林主编:《国际投融资》,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1】牛可:《东亚发展研究之反思》,载《战略与管理》(京),1998年第4期,第51~63页。
    【22】【美】康芒斯著,于树声译:《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3】【美】曼库尔•奥尔森著,吕应中等译:《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5月版
    【24】高鸿业,刘凤良主编:《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4月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