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章节 第十一卷 帝国动荡 第二十一章 五子良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着消瘦良多的五个儿子,刘协非常宽慰,他一一让孩子们都坐下来,上来也没有问游学成就和他们要提交地呈报,反而去问他们一路上可曾遇到什么奇闻趣事,各皇子都来了兴致,将路上所遇地一些有趣小事互相说了说,待气氛宽松良多后,刘协才让五个皇子正式提交他们治国志和每个人十四篇的州志,其中以刘巍和刘逸地州志为最多,各有二十二份,可见两人的游学范围几乎遍及帝国各州。
    刘协先浏览了刘巍的治国志,其中提出了以“薄税、重商、稳农、深工(深化推广手工业和工业)、强民、广学(广设学府、推广教育)、精军、健民、廉政、分权、道统、法德(法德同治)”这帝国十二观的基础上,引入“和谐外扩、精简兵员、重工息农”具体的策略,整篇治国志一共六十二个小观点。但主要都是围绕“和谐外扩、精简兵员、重工息农”地思路在做文章。
    再看刘逸的治国志,观点则有所不同,他在帝国十二观上提出“全民拓展、亦民亦军、内治外定”的具体策略。
    刘梓和刘平、刘琮三人都没有什么新的观点,几乎还是刘协《帝国十二观》的观点,只是刘梓延续了刘协早期地强军政策。继续要求提升军力,保持伐贸同举的思路;刘平则过分强调治理,要求以内建为主,外扩为次;刘琮接触《帝国十二观》的时间很短。从刘协回国后将《帝国十二观》做为各国级学府必修科目后,才开始学习,对《帝国十二观》完全没有任何异议和新创。一路看小说网www.wanbenxiaoshuo.com.cn
    刘协看完后还是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对每个皇子都很满意,隔了片刻之后,道:“你们五个人都想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帝吗?”
    刘平起身道:“儿臣论能力不如三位长兄,自愿放弃竞争,愿前往甘宁省,为大汉帝国开发一片良地!”
    刘协笑道:“如此也好,平儿性格温和,不适合与人争斗。甘宁省这个地方没有外敌,如今也有二十万帝国子民前往开发,现在也有几个城市初见规模,平儿有自知之能,任甘宁王也不足为过。那其他四人呢?”刘梓起身道:“大汉帝国如今已经是内治为主,没有儿臣发挥自己地地方,愿往巴比伦省,父皇若是同意,儿臣不需要帝国给予一钱的支持。也可以将整个欧罗巴扫入大汉版图内!”
    刘协闻之大喜,乃道:“有朕当年风采啊,不过巴比伦省,朕求的是长治久安,那里关系负责,周边邦联王国之多,比大汉帝国本土还难控制,单以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啊,不过既然梓儿有意以军功立业。那父皇自然要给你这个机会,暂时你就别急了,过几年,朕安排你去个地方便是!”
    刘梓笑道:“那儿臣便退出太子之选,长兄和亚兄都是全才之辈,非儿臣可及!”
    刘梓和刘巍、刘逸的关系都算不错。包括刘平四人。他们在巴比伦之时已经有了私下协商,总的来说。刘梓较为支持刘逸,刘平则支持刘巍,如今刘平和刘梓这样一让,又把话说到这个份上,自然是要逼刘琮自动弃权,只留下刘巍和刘逸对决。
    刘琮和刘巍虽同是皇后蔡琰所生,但四位年长皇子多年在外,他在小皇子们之中算是长者,又多得别院教授,自恃也是皇后之子,刘逸不过贵妃之子,当即起身道:“儿臣虽未能跟随父皇远游巴比伦,但在京城亦克尽孝道,为诸母称颂,父皇之功,神威与天下,所言所行皆为天下之本,岂能擅自改动,儿臣愿为父皇之后,掌天下军马守护万里河山,勤治世,严守父皇所言,万不敢有丝毫疏忽,亦不敢违父皇之训!”
    他话刚说完,刘逸起身辨道:“《天尊道经》有言,天道恒久,地道恒新,人道恒变。父皇神武自不用你来称赞,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然而,父皇与乱世复国,又以萧条之世为根基而治理天下,今若传给我等,此天下已是盛世初开,原有之策律该调整就应该调整,《帝国十二观》中所述的都是笼统的观点,虽各有十余条对应之策,但毕竟为治国之本,其所言为经,并非详细治策,我和长兄所言的都是具体的细策,仍以十二观为根本,着力解决帝国目前地问题而已,或有不足之处,然不过优劣之别,只有错廖之理!”
    刘巍性子柔和一些,没有刘逸那么急,起身笑道:“五弟至孝,这是我皇室之福德,但治国不能单求孝,当求理,父皇左右强调理性,要求帝国子民要理性思考,我等为上位者,自然更要理性思考!”
    刘琮还要再辨,刘协道:“这个事情就讨论到这里吧,以逸儿和巍儿所说的为准,琮儿若有不通,回去后再仔细研读《天尊道经》、《新道德经》和《治国注释》,朕说过很多次,世上治国之道,非一道为准,总是再变的,但变化之中也有不能变的,譬如说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