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胆丫头,本座先劈了你。”
猛地跨上半步,右手抬处,一掌朝飞燕直劈过来。
飞燕看他举掌劈来,立时左手一抬,迅快的划出一个圆圈,劲气飞游,迎了过去。
但她忽略了一点,方才鄢茂功劈来的一掌,只使了四成力道,这一掌是他含怒出手,已经使出十成力道。
而她这一记手法,只是太行一叟临时教的,除了依样葫芦,划着圆圈,根本不能领悟这一招的精髓,自然也不能把这一招随势飞游而出的劲气,练到收发由心。因此,郡茂功在这一掌上,已经增加了力道,而她还是老样子。
武功一道,强胜弱败,有不得丝毫差距。这一记双方掌势乍接,飞燕顿感一股强大潜力,潮涌般卷来,自己发出的一圈之力,再也抵挡不住,身子一震,不由自主的向后连退了五步。
鄢茂功冷笑一声,身形疾然跟进,左手又是一掌,追击而来。
这一记掌势,潜力如山,直撞过来,比起方才一掌,更见强猛凌厉!
此人左手练成“金琵琶手”,因此他左手使出来的力道,比右手要强得多。
飞燕连退了五步,脚下刚刚站稳,鄢茂功的掌势,已经追击而至,心头一慌,右手一抬,藤杖就朝前挑起。
这就是太行一叟传她的一记杖法。
这招杖法,并没有一定的招式,太行一叟传她之时,只是要她右手五指虚握,摆出握杖之状,手腕朝上一抬,要略为带起抖动,如此而引。
当然,这一招的精妙之处,就在“略为带起抖动”这句话的上面。
太行一叟要她比照着自己,学了五个“略为带起抖动”的模样,但那只是比着手势,并未实地用杖练习。
太行一叟说的好:“每一派的武功,不论拳掌兵刃,都是成套成式的,但这种既定的形式,最多使使散手,依然缺乏灵活的变化,无法活用,老夫传你的这招杖法,却不要你使用藤杖练习,就是要你熟悉手法的变化,不是把藤杖一招一式演练成死板的杖法。”
没有招式的手法,自然比一招一式的杖法难炼得多,但飞燕一来是救人心切,二来她原是绝顶聪明的人,本来也不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看武侠,请到清风阁}只是此刻临时学的武功,就得现卖现用,无暇容她思索,只好把太行一叟教给她的五个变化,生吞活剥,硬记下来。
闲言表过,却说她这藤杖朝前一挑之势,原是一时情急,不知这一式能不能挡得住鄢茂功的掌势。
那知杖头一昂,藤杖十分轻便,呼的一声,指向鄢茂功的右臂。
鄢茂功右掌遥劈,肋下自然是个空门,正好乘虚而入!
鄙茂功欺来的人,不令飞燕有此一着,他根本不识飞燕这一记的路数,但见来势又急又快,藤杖足有六尺来长,不须要近身,就可点中他肋下要穴,一时连回掌封解都来不及,欺来的人,只得猛一吸气,疾快的往后飞跃出去。
飞燕仗着这一记救命招法,居然反败为胜,把鄢茂功逼退出去,心头大喜,一见他退出山门,立即又乘机逼上,回到原来的位置,挡在门口。
琵琶手鄢茂功又惊又怒,口中冷喝一声,双手疾发,纵身扑来。
飞燕那里还会再惧惮你右护法琵琶手?身形不动,左争一圈,向前推出,右手杖头一抬,跟着点出。
她左手圈动,正是守势,但右手的藤杖,却完全是攻势。
尤其她练习这一招杖法之时,只是握着作势,招式并不团定,因此她点出的杖势,也更显得飘忽,好像不成招数,而自蕴奇招。
以鄢茂功的武功,扑去的人,被她左手圈出一股无形劲气,挡得一挡,杖头一昂之势,竟然快要点上他手肘!
这一杖当然又出他意料之外,眼看杖头来势极怪,难以化解,只得扭身摆腰,向旁闪开,但左手已被她杖头劲风扫中,感到一阵酸麻。
鄢茂功退后数步,心头暗暗惊异不止,他真料想不到一个本门女弟子,不过一夜工夫,竟会武功精进到足可和自己抗衡,心中越想越怒,纵身又上。
飞燕依然左手一圈,右手杖头一抬,一守一攻,相继使出。
她左手有一定招式,在鄢茂功这样一位高手面前,威力也并不皿得太强,但右手藤杖丫昂之势,这回却直向他右“将台穴”
点去,而且下起“章门”、“期门”,旁及“玄机”、“心坎”、上连“华盖”、“天突”,悉在杖影笼罩之间,简单的招式,竟然奇幻莫测,眼看抵挡不住,只得又吸气后退。
他一连三次,都被飞燕逼退,同时也看出飞燕就只会左掌一圈,和右手杖头一昂,这么两下简单的动作,并无别样的厉害招术,跟着进击。但对方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下,他就无法化解,奈何她不得。
这如果传出江湖,他琵琶手还能在武林中,立足吗还?能算是花字门的右护法?
他站在庙前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