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百年战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余年,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再重要。二一六年时,它最后一位元首呼厨泉单于从当时的王庭平阳(山西临汾)去邺城(河北临漳)拜会当时中国的宰相曹操,曹操把他留下。下令将匈奴汗国分为五部,每部各设立一个都督,直属中国中央政府,单于名位撤销。这个煊赫一时,立国约四百三十年的庞大国度,终告灭亡。”
    (摘自柏杨译《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
    可见,即使是以形式存在的南匈奴国汉王朝也是不能容忍的,这真应了除恶务尽那句话,虽然现在的社会是不可能建一个国家或民族灭亡的如此干干净净的,但思路仍是如此,一定是会给他的敌人已不能翻身的机会,当然这个敌人必须是在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利益的前提下才会如此倒霉。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71年,西汉王朝同当时居住在中国北方的匈奴族前后进行了130余年的长期战争。本文把这一时期发生在东方的这一战争称之为“汉匈百年战争”,并以西汉王朝的作战为主线,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争胜利三个阶段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文章认为“汉匈百年战争”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历史的借鉴
    1、必须发展经济,不断改善军队的武器装备,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2、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
    3、必须注重兵书战策的研究;
    4、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军队的素质和作战能力。
    西汉时期,从公元前200年汉匈平城白登之战开始,至公元前71年,汉援乌孙击匈奴之战基本结束,汉王朝与匈奴前后进行了130余年的长期战争。在此期间,双方大的交战20余次,其中包括有多次大规模的骑兵集团的机动作战,兵力数量常在十余万乃至几十万。本文即就这一战争的概况及其历史经验谈些看法。
    汉匈百年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一阶段从公元前200年(汉高帝7年)至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元年)。这一阶段,汉王朝对匈主要实行战略防御,采取了妥协的和亲政策。
    公元前202年6月,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前200年冬,日益强盛起来的匈奴冒顿单于,联合背叛朝廷的韩王信军,南攻太原郡,兵锋直指晋阳(山西信原西南晋源镇)。为保卫新生政权,刘邦率32万大军实施反击,在平城白登山(山西大同市东北35里采掠山南麓),被匈奴的40万精骑包围,用陈平计,厚贿冒顿阏氏(皇后),才得以突围。
    这是汉王朝与匈奴之间进行的第一次战争。这次战争,双方主力虽然没有进行激烈交战,但由于匈奴骑兵的强大,迫使刘邦派娄敬送长公主(实为家人之女)予冒顿单于为妻,结亲而和。文帝时,匈奴数次大规模寇边。公元前177年(汉文帝前元3年)5月,匈奴右贤王率军寇扰河(河套以南鄂尔多斯地区),杀掠人民。文帝派丞相灌婴率车骑8万5千人,到高奴(延安北)集中,并调材官(地方兵)及北军进屯长安为后援,对匈奴实施抗御,右贤王得知汉军北进,率部退去。
    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前元14年),匈奴老上单于(冒顿单于子)率14万骑兵侵扰朝那(甘肃固原东南)、肖关(固原南),杀掠吏民。文帝派军抗御,匈奴退去,汉军追至塞外,无所获而归。景帝时,吴楚等七国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前元3年)举行叛乱,汉王朝无暇顾及北部边境,匈奴乘机入寇,杀掠人民,公元前142年(汉景帝后元2年)入雁门(山西右玉南),太守冯敬战死,边境人民遭受很大的损失。
    2.第二阶段从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2年)马邑之战开始,至公元前199年(汉武帝元狩4年)的漠北之战结束。这一阶段汉王朝对匈奴实行战略反击和战略进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等率车骑、材官30多万隐蔽在马邑(山西朔县)附近山谷中,派王恢、李息在代(山西代县西北)埋伏,准备截击匈奴辎重。又派聂壹引诱匈奴来攻马邑,企图一举伏歼匈奴主力,匈奴军臣单于(冒顿之孙)率10万骑兵被诱攻马邑,后发现汉军主力,大惊退走。马邑之战,汉王朝虽然未能实现预定计划,但却揭开了对匈奴的战略反击的序幕。
    马邑之战后的11年间,汉匈奴之间大规模的交战共8次,其中5次属汉朝的反击作战,3次属汉朝主动进攻匈奴的作战。在这8次交战中,汉军一次战败(龙城之战),两次战平(渔阳、雁门之战,定襄之战),5次取得了胜利。公元前127年,汉王朝派卫青、李
    息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在河南歼灭匈奴数千人,乘胜直至高阙(内蒙杭锦后旗东北)后,沿黄河折而南下,直到陇西(甘肃临境内),收复河南,设置朔方郡和五原郡,招募内地居民10万迁居朔方,修整秦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