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纷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关头把对手逼反了。
    梁化凤已经把银子给邓名送去了,郎廷佐明天晚上就能回来,梁化凤打算到时候说服郎廷佐先假装宽恕蒋国柱,先收拾了管效忠后再和他算账。只要蒋国柱倒戈,梁化凤一方的军事优势就会变得很大,很快就能解决对手,损失也会小很多,更不怕邓名强攻城池了。
    在城外,邓名核对完银子的数目后,就通知郎廷佐可以收拾行装了。
    “这家伙可比蒋国柱出力多了。”李来亨嘲弄地说了一句。
    “是啊,因为他有一个高尚的目的。”邓名评价道:“蒋国柱和管效忠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做的事不对,他们感到愧对鞑子,所以一直在犹豫;但郎廷佐不同,他已经坚信自己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他要为朝廷除害,他只有活着回去才能好好替鞑子守住东南。”邓名觉得郎廷佐已经把自己催眠了,所以无论做什么都感到理直气壮:“一群人越是认为目标很崇高,就越可以无所顾忌地使用卑鄙的手段。或者说一群人为了能肆无忌惮地作恶,就要给自己找一个非常光辉的理由。”
    “提督说的很有意思。”张煌言赞同地点点头:“所以我军才要时刻提醒自己,切不可因为要驱逐鞑虏,就祸害百姓。”
    “张尚书所言极是。”邓名轻叹了口气,幸好郎廷佐的目的只是为顺治守住东南,如果他的志向是解放全人类,那他这种人一定能心安理得地犯下所有反x人类的罪行。
    ……
    第二天上午,郑成功终于领着一队兵马赶到南京城下,他没有打出自己的旗号,而是不引人注意带着一些亲卫地进入了邓名的营地。
    “大王之名,如雷贯耳。”邓名并没有单独与郑成功见面,因为他实在懒得解释身世问题,他把这两天救出来的闽军将士也还给了郑成功。
    见到甘辉、余新等人后,郑成功也是百感交集,当着邓名、李来亨和张煌言等人的面,郑成功向部下谢罪道:“我无能大意,连累将士,诸位将军能平安回来,真是苍天不弃我啊。”
    说完郑成功又向邓名抱拳道:“此番南京城下大败,损兵折将两万余人,皆是成功之过,提督便是责罚也是理所应当的。只是中兴大业未成,成功还想有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望提督允我戴罪立功,若是再遭到败绩,成功就自裁以谢天下。”
    虽然郑成功话说的很重,但周围延平藩的将领却没有表现得太激动,延平郡王军法一向很严,对战败的将领一般只再给一次机会,若是再败往往就会被杀头。比如余新以前就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战败后被郑成功勒令立功自赎,余新知道再败必死,所以拼死冲杀,击溃了清军救回了自己的性命。
    不过并不是每个将领都像余新这样,上次厦门被偷袭后,郑成功处死了责任最大的将领,命另一个罪将黄梧力战赎罪。但黄梧唯恐再次战败,就干脆投降了清廷,后来向清廷献计迁界禁海的就是此人。
    张煌言则是闻言大惊,倒不是郑成功的发言让他感到震惊——张煌言同样很清楚郑成功的性格和脾气。让张煌言感到大惑不解的是,郑成功居然会对邓名说出这样的话,就好像邓名不是文安之任命的江南提督而是天子、监国一般。
    环顾了一圈四周的人,张煌言看到甘辉、余新以外的闽军军官也有些不解之色,但前两人确实面色如常。
    “他们两个都是延平的心腹,延平对邓名如此恭敬,他们两个人居然一点不该到奇怪,那他们一定是知道什么。”张煌言立刻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接着他的目光又扫到了李来亨。
    见李来亨也一副行若无事的样子,张煌言心里顿时又是咯噔一声:“怎么?在临国公看来,延平郡王向邓提督请罪也是合情合理的么?”
    虽然邓名和李来亨都守口如瓶,但张煌言一直相信邓名确实是宗室,这也能很好地解释文安之为何如此信任他。但张煌言主要原因是:文安之对闯营不是完全放心,岁数大了也无法随军奔波,所以需要一个年轻宗室在军中,充当他的耳目和代表。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郑成功绝对没有理由向邓名请罪,郑成功和文安之本人都是平起平坐,甚至还要略高一些,又怎么会甘居文安之的代表之下?
    这时尴尬不已的邓名苦笑了一声:“延平郡王言重了。”瞥了一眼旁边的张煌言,邓名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岔开话题:“延平郡王请坐,我们正在商议南京的事。”
    ==========
    笔者按:看到贴吧出台政策,晚点再贴更新,我还是挺感激的。
    {www.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