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这些天大家虽然都对北边的事避而不谈,可从兵器厂、钢汽、钢飞拉走那么多物资哪里能瞒得住。
其实大家心里也害怕着,担心着,由于宣传和保卫要求,大家不能随便讨论,刻意忽视下,大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只是有人胆小,家里有院子的偷偷张罗着要挖地窖,其实就是防空洞。
他们也不想想,真在头顶种蘑菇,啥洞能保护得了他们,除非是挖掘专业的那种洞穴。
只是以普通人的能力,绝无可能建设这么专业的防护措施,且空气中的污染也隔绝不住。
众生平等弹不是说笑的。
马宝森这边咋呼着,把全办公室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尤其是接过报纸的周令华和王珉站在门口默默地看着不出声,好像时间静止了一般。
张从办公室里出来,见到这一幕问道:“怎么了?咋呼什么呢?”
“主任,大捷??”
周令华先看的,也把手里的报纸看了个完全,只是他沉浸在了那份喜悦当中,没注意到张主任的询问,是王珉回答的。
王珉眉飞色舞,一点都不比马宝森逊色的激动,用几乎是尖叫的嗓音喊了出来。
张兢的眉头微微一挑,同办公室其他人一起走到门口,接了报纸看了起来。
3月15日,......3次出动向我守卫......发起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纵深地区。我边......出动直升飞机编队料敌先机......激战近6个小时......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歧途,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俘获......
“还真是大捷啊??”
张兢仔细地看完了手中报纸上有关于三天前的那场战斗报道的每一个字,就连他这样一向沉着稳重的性格都忍不住有些激动,虽然不至于像马宝森和王珉那般,可声音的颤抖是藏不住的。
大胜,绝对的大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对方绝对想不到为了应对他们的寇边,这边做了什么样的准备。
他们还以为与之对决的是以前那些队伍,可从未想过会有这么多先进装备,这么多高素质战斗人员的参与,彻底将他们套在里面,打憎哔了。
仅俘获一项就占据了整篇报道的三分之一,长长的一大溜,连人员带装备,通通当了俘虏。
枪械不算,就是坦克和大炮都有缴获,真真验证了卫三团的恐怖战斗力,也在这一次实战中彻底证明了红星钢铁集团出品的武器装备是多么硬核。
李学武有多么珍惜这一次实战经验,他甚至将“煤气储存设备定点远距离膨胀实验”装备都送上去了,就是想看看连阿特都为之疯狂的神器实战效果到底怎么样。
今天他来班上有点晚了,黄干在钢城住了几天,总算是把事情谈的差不多了,准备回京。
他现在作为东道主,自然是要去送送的,也算是尽了地主之谊。
这些天李学武可没有工夫陪着他,是赵老四回钢城筹备物资,凑巧接了这个工作。
两人自然是熟悉的,赵老四可是俱乐部的保卫科负责人,认识三年多了。
黄干的性格又很随和,在钢城这几天没少同赵老四一起潇洒,算是散了心也过了瘾。
送走了黄大爷,李学武来冶金厂上班,一进办公楼便听见比较往常更热烈的谈话声。
他并没怎么注意,是张恩远眉毛挑了挑,像是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似的。
直到李学武上了三楼,准备往自己办公室走的时候,却发现门口附近站了不少办公室里的年轻人,像是正在讨论着什么,脸上全是激动的神色。
“秘书长来了??”
不知道是谁提醒了这么一句,大家纷纷停住了要说的话,脸色一时的红润了起来。
李学武目光扫了这些人一眼,微笑着问道:“是要举行新春茶话会吗?这么热闹。
“秘书长,是大捷。”王珉说了这么半天,可在见到李学武以后声音里依旧是带着些许激动地讲道:“咱们的装备立功了。”
“呵呵,就为了这件事啊。”
李学武从张的手里接过报纸看了看,点头说道:“确实应该高兴,咱们努力工作,发展工业,振奋经济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今天嘛。”
“秘书长,您早就知道了?”
王珉没能从李学武的脸上看出惊喜的神色,有些讶然地问道:“是当天,是15号您就知道了?”
“哪里有那么快,你当我是千里眼还是顺风耳。”李学武笑着将手里的报纸还给张,又对王珉解释道:“我只比你们提前了不到五个小时知道这个消息的,也就是今天的凌晨。”
“就是消息公布前呗!”
王珉抬了抬眉毛,期待地看着他说道:“秘书长,我们都太激动了,您一定比我们更自豪,更激动,您给我们说几句吧。”
“是啊,秘书长说几句吧!”
听见王珉来了这么一句,其他人也跟着起哄,都是年轻人,否则也不会聚在这里。
他们热情地鼓掌,想要听听李学武给他们讲一讲这件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他们更年轻,更渴望胜利,更具有激情,也是这个时代,是红星钢铁集团的财富和宝藏。
正如李学武所说的那样,众志成城,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聚首钢城,奋战在辽东,真正听到这一消息,没有人不振奋,没有人不自豪,这就是他们努力工作,发展工业的意义所在啊。
“说什么?你们想听什么?”李学武笑着看了众人说道:“我没什么好讲的,就说点实际的。”
他转头对身后的张恩远讲道:“通知食堂,中午加餐,要荤菜,一道可不够,要两道。”
“好哎??”
还是年轻人有活力,听见中午有两道荤菜,齐齐鼓起了掌,叫好声响彻整个办公楼。
叫好声也传到了很多人的心里。
志同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