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不给我就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但还是那句话,这里是钢城,发电站的项目建设是在红星厂,但建设地和使用是在钢城,必然要由董文学来主持工作。
    董文学环视四周,看了众人一眼后,讲道:“工业离不开电,就像鱼离不开水。”
    “多大的鱼就需要多大的水坑,鱼越多,需要的坑也就越大,需要的水也就越多,发电站也是这个道理。”
    他点了点手里的铅笔,道:“一万八的总装量,一年理想状态下能产一点五个亿的电量,是吧?”
    “呵呵呵——”
    会议桌边上坐着的工程师笑了,李学武也笑了。
    其他领导有听明白的,也是笑了笑。
    “这是不可能的,对吧?”
    董文学当然懂这个道理,看向李学武这边笑着说了一句:“全国一年才多少发电量啊。”
    李学武不太懂发电的知识,也是听工程师说,心里有个谱而已。
    这里说的一万八总装量,意思是发电装机总容量。
    他理解的就是指发电厂正式安装完毕并且投入使用后的发电设备能力。
    包括正常运转容量、事故备用容量和检修备用容量。
    计算单位是千瓦。
    一年365天,有8760个小时,全负荷满机组运行,一万八的总装量,一年可不就生产一点五个亿的电量嘛。
    但问题是,这玩意儿能这么算嘛。
    什么叫满负荷,什么叫全机组啊。
    这座小型发电站搞了6台3000千瓦的发电机组,每两台为一个生产组。
    说的有些拗口啊,实际上也就这么回事。
    全年是有8760个小时,但产电实际时效能到2000个小时就算牛哔了。
    因为不可能所有的机组都工作,也不能满负荷工作,那不是糟践机器呢嘛。
    这种事往后十多年发生过,就是李学武担心的状况,全国一年6000千瓦以上机组干废达38台。
    为啥,就因为满负荷,全天作业。
    谁指挥的?外行,那个时候叫ZZ挂帅,一切行动听指挥。
    “能有三千万都算好的了。”
    李学武附和道:“解决了发电站的问题,咱们还得解决煤炭的问题呢。”
    “哈哈哈——”
    会议室内,包括董文学在内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守着钢城谈煤炭,李学武这句话意有所指,说的根本就不是煤炭的问题。
    昨天晚上,董文学已经与他沟通过了,自然清楚他是怎么想的。
    当然,经过李学武的解释和汇报,他也明白了其中的隐患和担忧。
    “水桶里不能养鱼,河塘里养鱼也没有可丁可卯的,对吧?”
    董文学并没有着急点李学武的名让他发言,而是用一种很和气的语气讲道:“要计算实际发电量,要有充分准备。”
    “同时呢,也要计算生产用电量,还要做好充分的预算。”
    他手掌轻轻拍了拍面前的文件,道:“只有两个余量打开了,未来出现供需要求的时候才能打得开身,对吧?”
    能上会讨论的问题,其实就是有分歧的,如果主持人在发言的时候就把问题讲出来了,那就是没有分歧的。
    所以,工程师团队这边的负责人一听董主任的发言,他就知道咋回事了。
    结果一定是总装量不够,至于说体现在哪了,他就不知道了。
    要么是生产用电量没给够预算,要么是实际产电量没做好预算。
    年三千万到四千万的发电量,他实在想不通,啥工业、啥发展能用去这么多的电。
    目前炼钢厂给出的数据显示,年用电量刚刚超过一百万度电。
    就算把轧钢厂算进来,把未来的工业项目算进来,三千万也就够了。
    生活用电能有多少,提高机组发电量就行了,绝对能够满足。
    在场的一众工程师,绝对想不到,往后的炼钢厂也好,轧钢厂也好,年用电量都是几百上千万的存在。
    那么多条流水线开起来,越来越多的电力机械被应用,这种发展趋势没人能想到。
    “学武同志昨天晚上跟我们几个沟通了一下,”董文学看着众人介绍道:“大家先听听他的意见,然后咱们再讨论。”
    李学武在等董文学点头过后,这才开始了讲话。
    他并没有从发电站开始讲,因为他根本不懂这玩意。
    要是讲发电,在场的一众工程师能喷死他,至少是在心里喷死他。
    想要让人服气,就得说得明白,说得有理有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学武是从红星厂在钢城的总体工业布局,以及红星工业区能带动的集成化产业讲起的。
    这方面他熟啊,每次有领导来检查,有兄弟单位来调研,李怀德都会叫上他一起给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