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峭,但你在温煦的太阳底下赶路,还是会跑出一身汗来。
在洮安和分水之间的坑口,是从洮安到临安,到富阳去的必经之路。
这是一个很荒僻的小村子,大概总共也不过十来户人家,除了这里,前后二三十里,就再也找不到村落,于是这个小村子,就成为行旅中午打尖的地方,村口路旁,就有两三家卖茶水、酒菜的小棚子。
此刻正是中午时光,卓少华刚走到路边,就听棚下有人招呼着:“客官,进来息脚吧,喝口茶水,吃碗面,再上路不迟。”
卓少华奔行了一个上午,确实感到又渴又饿,这就举步往棚下走去。
松棚底下,一共只放着品字形两张半板桌,靠路口两张桌旁已经坐了七个汉子,有的敞开着胸膛,有的高跷着二郎腿,正在大碗喝酒。
只有靠里首一张半桌上,坐着一个少年文士,斯文的喝着茶。那少年文士看到卓少华走入,立即放下茶碗,含笑道:“兄台这里请坐。”
卓少华只觉这少年文士斯文可亲,也就迎了过去,抱抱拳道:“打扰兄台了。”
少年文士面貌清俊,衣衫整洁,一望而知是一位平日很少出门的读书相公,他望着卓少华亲切一笑道:“兄台大概赶了不少路,不用客气,快请坐下来再说。”
卓少华在他对面的位子坐下,就有一名伙计送上一碗茶水,含笑道:“这位客官要吃些什么?”
少年文士不待卓少华开口,就一摆手道:“你把我叫的酒菜送来就好,我和这位兄台萍水相逢,要好好的喝上几杯。”
卓少华本待叫一碗面来吃了就好,经他一说,自己就不好开口了,一面忙道:“在下还要赶路,兄台……”
少年文士含笑道:“兄弟正嫌一个人走在路上寂寞,萍水相逢,亦是前缘,兄弟再客气,岂不见外了?”
伙计连连应是,退了下去。
卓少华道:“在下还未请教兄台大名?”
少年文士道:“兄弟蓝允文,兄台……”
卓少华道:“原来是蓝兄,在下卓少华。”
蓝允文道:“卓兄往何处去?”
卓少华不好说自己前往六合,只得说道:“在下到镇江去的。”
“这真是巧极了!”
蓝允文欣然道:“兄弟正好也是到镇江去的,我们正好同路。”
刚说到这里,店伙替两人摆好杯筷,接着端来了一盘卤牛肉,一盘白切鸡,一盘卤蛋,一盘葱烤鱼和一壶绍兴酒。
卓少华心中暗道:“这位蓝兄一个人居然叫了这许多下酒菜。”
蓝允文早已伸手取过酒壶,给卓少华面前斟满了酒,自己也倒了一杯,就举杯道:“卓兄,你我邂逅不易,荒村野店,薄酒粗肴,兄弟一向不喜敬酒,我们一见如故,就随意吃吧!”
说罢,喝了一口。
卓少华连忙举起酒杯道:“蓝兄雅人,在下能和蓝兄萍水论交,真是快事,在下干此一杯,聊表敬意。”
蓝允文目光一亮,欣然道:“卓兄快人快语,兄弟这一杯,那也该干了才是。”
他本已放下酒杯,随着话声,果然又取起酒杯,一干而尽。
两人杯酒论交,这一席倾谈,竟是愈谈愈觉投机,真是相见恨晚。
卓少华也在他谈论之中,才发现这位蓝兄才华卓绝,博学强记,经史百家,诗词歌赋,无不通晓,心中更是好生钦佩。
两人只顾谈话,回头看去,邻桌的人,都已先后上路,伙计又下了两碗汤面送上。
卓少华难得遇上一位知己良友,心情十分愉快,把一碗面连汤带卤,吃得津津有味。
蓝允文只用筷挑着吃了几口,便自停住,从身边掏出一锭碎银,会过酒账,含笑道:
“卓兄,我们也该上路了!”
两人走出松棚,卓少华因有蓝允文同行,他是一个读书相公,脚下自然不好走得太快,赶到分水,已是上灯时候。
蓝允文似是对城中街道十分熟悉,领着卓少华在大街上找到一家客店,要了两个房间。
卓少华眼看这位新结交的蓝兄,出手阔绰,自然是世家子弟,要住得舒服,也只好由他。
第二天蓝允文交代店家,雇了两顶轿子,卓少华知他不善长途跋涉,也只好和他一同乘轿上路,傍晚赶到新登,再由新登到达临安。
这临安是个大城镇,两人落店之后,蓝允文打发了轿夫,第二天又要店伙代雇了一辆马车,继续上路。
马车自然比坐轿要快得多了。
一路上食宿,都是由蓝允文抢着会账,不必多说,这一路上,两人更是无话不谈,当真情投意合,如胶如漆。
这一天傍晚,车子进了镇江城,找了一家叫做京口老店的客栈落脚。蓝允文要了两间上房,吩咐店伙,要厨下整治一席丰盛的酒菜。
店伙退去之后,卓少华忍不住问道:“蓝兄,今晚你要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