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蔑视敌人,形同看不起自己的份量。
    他们谁都决不容:那些只为皇亲国戚谀颜屈膝。恬不知耻的禁军高手加一指于他们心目中“首敌”的身上。
    决不。
    江湖人有江湖人的原则。
    武林人有武林人的规范。
    高手自有高手的风范。
    绝顶高手更有他的风骨。
    以及他们为人处事强烈的风格。
    ——只杀敌,不辱敌,也是他们一种共同的守则。
    所以他们先退开,后决战。
    瞬殁。
    刹亡。
    ——对高手而言,那也只不过是一息间的事。
    谁也分不清:到底是戚少商先出剑,还是孙青霞先出剑?是孙青霞先出手,还是戚少商先出手?
    但两个人都一齐出了手,出了剑。
    谁也弄不清楚为何他们两人一定要动手:有时候,他们之间有许多共同且相似之处,理应联手结盟,而不应对立互峙才是。
    可是他们仍然在今夜的皇城,决战、决牛、决一胜负。
    大家甚至也不一定能分辨:到底是戚少商代表了正义,还是孙青霞等同于黑暗?究竟是孙青霞太好色,抑或是戚少商太好权?
    或许什么都不是。
    他们只是一对儿、两个人。
    两人生下来便会有一场相遇。
    既然相遇就得要决战。
    ——有些人生下来便是唇齿相依,也唇亡齿寒:
    例如刘备、关羽、张飞如是,伯乐与千里马、钟子期与伯牙亦然。
    ——也有些人天生便是死对头,决不两立,生于世上,不拼个优胜劣败,也宁可闹个玉石俱焚,以免此消彼长:
    譬如刘邦与项羽,或如诸葛亮与周瑜,又如王安石之与司马光。
    ——也有本来是敌,后成了同一阵线、生死相依之至交;或者原是共同进退的战友,但到头来却成了誓不共戴夭的仇敌:其间当然经过了巧妙的转变,人世的变迁,以及在共富贵同甘苦的试炼和演变:
    就像汉高祖与大将韩信、军师张良:又似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也如宋大祖黄袍加身后对待昔日的诸部将。
    有的化友成敌。
    有的化敌为友。
    然而,戚少商与孙青霞呢?
    他们,在高檐上,狂月下,已然拔剑,出招,决战!
    决战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他们不要任何人得悉。
    不要其他人知道。
    他们只要证实:
    他们之间谁高谁低?
    ——谁比较高明?
    还是一个高、一个明?
    或许,戚少商只是一个把义气看得重些、将权力抓得紧些的孙青霞:而孙青霞正是一个把美色放得吃紧些、将情欲放纵一些的戚少商。
    也许,戚少商难以忍耐孙青霞的,便是他轻名权而纵情声色。
    同样,孙孙青霞所蔑视戚少商的,正是他重权名而太痴情。
    ——如果,他们两人,都确切有以上缺点的话。
    4.红颜未老恩先断
    戚少商跟孙青霞已退离到远处交手,在深夜古都古宅高楼的飞檐上,他们尽力/尽情/尽意/尽心一决。
    他们不想有人骚扰。
    他们以为这场决斗谁也看不见。
    但却还是有人看见的。
    瞧见了。
    第一个瞧见的人,可能连戚少商和孙青霞都会大感意外的:
    那是皇帝赵佶。
    原来赵佶虽正与李师师蜜意情浓,胡天胡帝,但不知怎的,他感觉得有点不安。
    不妥。
    ——可能是他曾在“熏香阁”遇过危吧,所以他特别警省。
    而且,因为他精通韵律之故,他也有一双比常人灵敏的耳朵。
    ——他的听觉甚佳。
    他原来沉醉于温香绮玉之中,正要与李师师同袁共枕,携赴巫山,但他却不知怎的,在灭烛捻灯之后,在黑暗里,忽隐隐生起了好些不安的蠢动。
    这很奇怪。
    当大脑袋狂乱冲动的时候,小脑袋就特别享受欢快;当大脑袋清醒精明的时候,小脑袋就不见得也能酣畅淋漓了。
    人就是这样子:
    仿佛回复兽性,就会恣意欢畅些——但只像禽兽般纵欲放任,结果通常都是福不耐久、自食其果。
    (自己贵为九五之尊,也没有例外吗?)
    奇异的是,今晚,搂着这样一具软玉温香胴体的皇帝赵佶,居然在这一刹间,作了这样(对他而言)不可思议的省惕,一时兴合合、冲勃勃的情欲,也顿消灭了过半。
    许是在黑暗之中吧,赵佶怀里拥着绝色,心里却想起前些时候遇狙匿入床底的折辱,一时间,那帝王意态、英雄自况,也低落消沉,那话儿也一时不致斗志激昂,而他眼前,却忽尔出现了一个景象:
    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