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英雄,《旧唐书》里不是说他:‘喜言王霸大略……!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己任’么!”
白:“这,这只是个例外……”
杨:“没有例外。历来考取了功名富贵的状元、探花、榜眼。有几个在诗才文章上有卓然传世之作的?无非只会写些讨天子、权贵喜欢的文章而已。骨头一旦软了,风骨自然也没了,还谈什么才气!比较有书生气的李白、壮甫、元稹、哪个得志的?连功名也无一个。自古文人讨得皇帝、权宦高兴时就有封赐,一旦不喜欢,不高兴,就像梁武帝一样,一怒就逼死了沈约,武则天则折磨死了陈子昂!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一——成绩好的,多是听活的,朝廷、皇帝要的只是听话的人,不过,真正的身怀绝艺之士,又岂是个甘于听命的人!”
白:“不过,历史上确有‘朝为布衣,夕为卿相’的事,张仪、苏秦,不惜‘头悬梁,锥刺股’,凭才识纵横捭阖,终于一朝成名天下闻……”
杨:“闻?闻什么?秦皇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之后,文人侠士,全给打杀下去了。到了汉武,又将听话的读书人收编为奴才。咱们今朝算是重文轻武,但也只取对他垂首听命,别无异议、恭顺平庸的文人。太祖确开了文官为重的先例,但他的江山是在‘陈桥兵变’中各武将士兵‘黄袍加身’得来的,自也怕历史重演,故以文防武,为保江山。他若能器重文人,就不致把一个只会写词作乐玩女人的、偶尔只发发牢骚的李煜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为由而杀害了。要是李后主能像今朝大臣一样,歌功颂德、讨好讨欢、摇尾乞怜、阿谀奉迎,说不定就不必服毒自尽了。连才学悟性高绝的东坡居士,亦不见容于前朝,最后还得流放江湖,寥落疏狂以终。连他之大才亦如此下场,何况是我等小人物!如果要这样屈辱自己,才能在朝廷谋一官半职,这种官、职我要来有屁用!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是我们不屑为的。你也考取不第,可万勿意沮,试看天下有真寸实学之上,有几个是科举出身的?就算有,也是暗自发奋,私下努力,苦学以成的!你在楼子里当了副帅,岂不就是从江湖子弟一路一级级一步步的打上来的吗?这才是白手兴家、空手创业呢!”
白愁飞本要劝说杨无邪,却不料反给他安慰了一番。
他心中大不是滋味,只好转换话题:迂回试探:
“可是、以杨军师之能,在这儿只当白楼总管,还是大材小用了。”
杨无邪斜着眼看白愁飞:“那你以为我该供什么职位才名符其实?”
白愁飞心中一懔,但仍把话说到底了,“以兄之建树功勋。至少也是个副帮主才算称职。”
杨无邪哈哈大笑。
白愁飞急问:“笑什么?”
杨无邪只笑不语。
白愁飞怒问:“有什么可笑的?我都是为了兄好。”
杨无邪笑道:“我才不当副楼主。楼主也不当。要是身居如此要职,我岂能读那么多书、收集那么多的资料!然而,收集编汇这些极有用的资料讯息才是我的兴趣。要是当了楼主,就该把精力时间多放在壮大风雨楼,改善子弟兵的事情上,连小甜水巷那儿都不能涉足了。而今,我忙有忙趣,用有用处,闲有闲时,何乐而不为之哉?我喜欢为人重用,但就不想独担大任,没了个消遣余裕。一旦如此,就不好玩了。是不?”
白愁飞碰了一鼻子灰,忍不住揶揄了一句。
“看来,杨军师也真胸无大志。”
杨无邪依然笑态可掬,指着自己额前道!“我确是胸中无痣,但头上有:老大的一颗。”他长原得十分高,容光焕发,虽然实际年龄远比白愁飞年长,但乍乍看去,两人几乎相去不远;白愁飞玉树临风,飞扬跋扈,但杨无邪也自有一股目无余子、平视王侯之气派,笑起来连牙齿也白得发亮过人。
白愁飞为之气结。
从此他不再拉拢杨无邪。
并下决心要对付他。
但他也不知道,他这一番试探,也使杨无邪生了警觉,一直提防白愁飞。
——可惜当时苏梦枕有重病在身,虽听了杨无邪之劝告,但已不及去剜除这个心腹大患。
但杨无邪仍因而逃过了白愁飞对他的一场追杀。
同其时,王小石跟杨无邪交往甚密。
杨无邪很喜欢王小石平日“天真无邪”,但其实是大智若愚。
他其实什么都懂,但照样没有机心,只有点小糊涂。
王小石也很喜欢杨无邪看似“机变百出”,但依然保持轻松自在:
他虽然什么都知道,但仍保持了一颗开朗真诚的心。
这是他们互相欣赏之处。
王小石也问过杨无邪一些问题,不过他问的跟白愁飞显然有很大的不同。
至少,用意不同。
居心也不一样。
王小石曾经端详了杨无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