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巧出仙洞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问:“沐少侠,你以为这刀招怎么使法呢?”
    沐莹道:“东方叔叔,我理解得不准对,我说出来和叔叔研究。晚辈认为这句诗,应该和上、下两句诗连起来理解。上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下一句‘举杯消愁愁更愁’。上一句含有豪意,下一句则有个物我惧忘的‘醉’字,这三句诗含有豪、狂、醉三层意思,所以这一招儿要先舞刀,舞得对方眼花燎乱,然后挥刀斜砍,最后变成醉剑式。”
    东方红点头:“沐少侠,这样精通诗,无怪你的剑法造诣这样深,老朽很佩服。”
    沐莹:“叔父别谬奖晚辈。不过,我的剑法还真从诗里受了启发!解诗必须解出它的含蓄意思。对于每招剑式,也要想它的潜隐意思,所以不读书的人学不好剑。武伯父半路习武还武功造诣那么深,还不是他读的书多,知的事多吗?”
    东方红:“我表兄的武功高,自是与他的文才有关。可是诗,不就是一句一个意思吗?”
    沐莹道:“东方叔叔,我听说好的诗句都含有很多的意思。武伯伯给我讲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便含有八层悲意。”
    东方红吃惊地问:“真含这么多的意思?!”
    沐莹道:“岂不真?叔父想,无家可归或有家不能归,是不是一悲?”
    东方红点头:“是啊,我父女到处流浪,便常常感悲。”
    沐莹道:“若是常年在外作客,岂不又多一层悲呢?……常言春恨秋悲,楚国的宋玉做了一首《九辩》第一句就赋秋天一个‘悲’字。说‘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既令人生悲,长年作客,又在万里异乡,是不是又多一层悲意?”
    东方红点头:“对,对,这一细想真对!三层了……”
    沐莹道:“万里,就说明离家远,长年作客,又在万里异乡,是不是又多一层悲意呢?”
    东方红道:“对,对,对四层了!四层了!短短七个字的诗,含四层悲意,勿怪人们叫他诗圣呢!”
    沐莹道:“后一句的四层悲意,就更一想即通了……”
    东方红道:“让我想想。这句的第一层悲,自然是登台了,常言见柳思乡,一个长率作客的人,见了眼前的树,想起家乡而不能回,自然引发心中潜藏的悲意。”
    沐莹道:“对,一个人登高台,便容易触发多种感情,陈子昂在{登幽州凤凰台歌}中,就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就是登高台而触了孤寂感情。杜甫遭安史之乱,而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登高台怀故国家乡,怎不生悲呢?”
    东方红想了想道:“第二悲,一定是因独自登台了。一个怀有多层悲意的人,独自登上高台,岂不更感到凄凉悲哀?2”
    沐莹道:“对呀,凄凉的景物,心情凄凉的人看了,就能引出更感凄凉的感情。所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就说那些迁谪之客,当洞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时候,‘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陷畏讥,满目潇然,感极而悲者矣!’杜甫独自登台,岂不使他引起更深的悲哀?”
    东方红思索着:“那么第三层、第四层悲在哪里呢?……哦,哦,想起来了!这两层悲,一定是在‘多病’和‘百年’这两个诗眼里隐着,对不对,沐少侠?”
    沐莹道:“对。身边无亲人,独自登高就甚悲,再是多病之身……一个人病在他乡,是何种滋味?置身悲的环境,又举目无亲的感觉,自然产生忧愁、凄凉、孤独的悲哀。那么既多病,又年老了呢,这种忧愁、凄凉、孤独的悲哀,就更深入一层吧?”
    东方红点头道:“从前我也爱读诗,觉着诗读起来顺口,有韵味,原来每一句诗都包含着这么深的意思啊!”
    沐莹道:“当然不是每十句都含这么多的意思。有的诗潜意,别意在一首里,像张佑的《新姐》:‘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就是用一个三日入厨韵新妇,小心谨慎侍奉公婆的态度,来写新官小心伺候上司的不易……”
    东方红道:“唉呀!过去我不喜欢这首诗,以为它太通俗,太浅显,现在听你这样一讲,我才知道它隐喻之深。今日细想,这首诗真是言浅意深,未做羹先洗手,做完羹不敢贸然送上,先让知道公婆口味爱好的小姑尝尝……刻画了一个新妇为讨好公婆的小心谨慎态度,真是细致入微,而这种小心谨慎态度字面上却没有。用之讽喻新官,真是恰当不过。”
    沐莹道:“我觉着剑招也如诗,每一个剑招口诀,指示你的,都不是一个简单动作,同样的一个剑招武学造诣不同的人使出来便不同。”
    东方红道:“那当然。研究诗的确可以大益武功,不过不是每句诗都可以改为剑招吧?”
    沐莹道:“是的。不过不少可以做为剑招,除我方才举出,的‘羿射九日’、‘群帝骖龙’、‘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