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以后不胡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43章 以后不胡来
    “敌军前锋距此十二里”
    多铎很无力的挥手示意探马退下。
    赴死军进展太快了。其速度远超清军的预料。
    按照多铎的预想,赴死军就是战斗力强悍,北线的新附军起码也可以再支撑两天以上。
    虽然在很多时候新附军的战斗意志(不是指战斗力)并不顽强,但是布置在身后那么多人马,怎么也不会这么快就土崩瓦解。
    不要说是好几万人马,就是好几万只鸭子也够赴死军纠缠几天的吧。
    当东线失利之后,赴死军在身后摆开的大架势确实让清军吃惊,但是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多铎依旧抽调手头上的精锐力量,强攻南都。
    强令手下的精锐部分不惜一切代价的强攻,这么冒险的做法无非就是和赴死军抢时间而已。
    尤其是现在已经在南都城防上撕开一个巨大的豁口,甚至已经有不少的队伍通过这个豁口冲了上去,最多再有一个下午的功夫,整个战略计划就会变成现实。
    可老天并没有再一次垂青清军。
    南都守军在野战中不敌清军,但是高大的城池帮了他们,满洲勇士在南都城下死伤惨重,并且浪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这一切都促使今天的局面不可避免的出现。
    在粉碎京营和强攻城池之后,精锐主力已经不足万人,这其中还包括北线被击败的阿哈尼堪部,真正能够派上的用场的也不过八千左右。
    算上奴兵和打着各种番号的新附军。约莫还有五万多人。号称二十万实则十三万的清军,从淮扬至南都,损失已经过半。
    大部分损失就发生在这三天之内,绝大部分是新附军的战斗意志不够顽强所至,被赴死军轻易击溃和收编……
    “退下来吧,让勇士们都退下来。”无论是东线的首败还是北线被堵,兵力上虽然损失巨大,但都不能对清军构成致命威胁。最大的危险就来自于赴死军的急速进展,形成前有坚城后有追兵的危险局面。现在已经没有兵力上的优势,多铎第一次有了无力之感,眼看着即将到手的南都又不得不放弃,收缩兵力准备突围。
    赴死军已经靠近到了危险的距离上,再不收缩兵力全力突围,就真的来不及了。
    根据前方的情报,赴死军主力骑马也有三四万之多,更是把长江死死锁住,清军似乎已经进了铁桶之中。
    对于这种情报,多铎是半点也不相信。
    不过是赴死军的疑兵之计罢了,赴死军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主力。赴死军要真是有这样的实力,在扬州就不必打的那么艰苦。无论这种把戏演的多么逼真,都不可能是真的,从赴死军彻底放弃江北就知道他们的实力也很有限。在这个战略基础上,无论怎么摆布疑兵无论怎么虚张声势。都掩盖不了赴死军主力人马不够的事实。
    这种瞒天过海的把戏最多也就是吓唬一下北线的新附军而已,多铎可没有这么容易就被唬住。赴死军要真有这么强大的兵力,根本就可以毫不顾忌的之际掩杀过来,哪里还用得着把南都作为诱饵去四下敲打外围的新附军?
    不可否认的是赴死军的虚张声势确实把北线的新附军吓的不轻,对于双方的兵力起到此消彼长的作用,并且从战略上形成对清军主力的包围架势。
    “无功而返。”这是多铎对南都之战的总体评价。
    虽然赴死军摆开的架势大的惊人,乍一看就是四方合围十面埋伏,可多铎绝不相信赴死军能够把自己一口吞下去。这是双方的实力决定的,而不是靠玩弄什么阴谋诡计就能够实现。赴死军虽然占据了主动,可摆下四面合围的架势,兵力必然分散,根本就不可能吃得下多铎主力。
    清军若是想走,也不是赴死军能够阻拦得住的。
    清军在城头上的争夺正陷入白热化当中,四道子墙已经失去了两道,第三道子墙前后死尸相藉,铺了厚厚的一层。
    手中所有的力量都填在这一带,依旧是险象环生,要不是魏无牙及时调了三百精锐叉子兵上来,早已不守。
    即便是这样,在城墙被撕破之后固守子墙,战斗虽然激烈,对大局已是无补。大伙儿之所以如此舍命相拼,无非都是在期盼着赴死军能够及时出现,所以一直在尽可能的拖延时间,每一个隘口,每一道子墙都要经过反复争夺……
    再退一次,就是最后一道子墙了,到时候就只能用血腥的巷战来拖住清军,只能用百姓的伤亡来换取时间。
    作为最后威慑力量的几个孩儿兵已经站了出来。撕开宽大的军服,展露出捆绑在身上爆裂之物,随时准备展开自杀式攻击挽救危局。
    “要是不见点儿血,南都人还以为咱们孩儿兵是吃干饭的哩。”童子军死狗毫不在乎的轻松说道:“一会鞑子若是破了这道子墙,咱们几个就都上去,让南都人看看锄奸团的威风,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