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结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么悬念了。
    李四心里清楚的很,凭借着这三家的力量,打红毛鬼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是这些势力能够在这里头尝到多大的甜头,会不会保持这种心态……
    现在的长平公主很以前大有不同,在书房中整理钻研的时间最多,然后就是陪伴世子的时候居多,至于李四,已经很少有说话的时候了。
    和埋首书堆中的长平公主相比,娥子则要活跃的多。王府之中,不管是前院还是后院,就是后花园里头,也有娥子带着孩子开辟出来的大片菜地,每日挑水灌溉担肥滋养,也是乐在其中。
    长子已经能读书了,最多就是能读一些通俗易懂的简单语句,远没有外界传闻的那样是什么“天纵奇才”“学贯古今”。李四的孩子和平常的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照样是有调皮捣蛋的时候,也时常被母亲按住打的鬼哭狼嚎。
    长子和长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娥子淳朴和厚道的性子,基本看不到李四身上那种精密算计深远谋划的影子……
    总的来看,大局是好的。
    对于俄人的战争要光明正大的多,俄人的扩张必须得到强有力的反击。无论是白食帝国还是蒙古人,和俄人之间的战争一直在持续,虽然从来也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可也让俄人疲于应付了。
    喀尔喀的步代活上成了最高首领,只不过他这个位子来的有点儿……那啥,因为很多迹象表明前任的部落首领楚虎就是死在他的手上。
    对于这种部落内部的变故,赴死军从来也不做过多干涉,或者说是步代活上吃准了赴死军的这个态度,才敢篡夺了部族的领导大权。
    现在的步代活上已经是喀尔喀的汗王了。
    作为反击俄人的主力军,北线是程子栋已经和俄人打了这么多年,拓展的地盘儿极大,对于物资的消耗也是惊人。
    那边是广袤的荒原,没有惊人的财富更没有密集的人口,所以也不被那些如苍蝇一般追逐利润的商业力量所重视,也只有程子栋一直在打着亏本钱的战争。
    在这一年的冬天,李四忽然就停止了北线军团的大举扩张姿态,而是准备从西线直接发起猛攻……
    程子栋接到的命令是肃清当面之敌,原地驻守,准备东征。
    东征?征哪里?东边已经是大海了,还怎么征?程子栋无法理解这个命令,还是忠实的执行了。
    在北线军团的这最后一战当中,出现了一个另所有人都痛心疾首的惨剧。
    刚刚参战不久的女真营不过只有七百多人,由鲁识字的长女最为名义上的领袖,具体军事指挥则由那些个满洲老兵代替。让这些人参战是鲁识字努力的结果,只有这样,大甸子上的那些人口才能尽快的融合进主体民族,而不是被进一步的边缘化。
    但是,在这一战中,由于战术的疏漏和俄人的狡诈,女真营全军覆没,七百多人只剩下七十多个。女真人的精神领袖,女真各部的实际掌控者,新一任的乌里彦,鲁识字的长女鲁萍水葬身于乱军之中!
    对于这个结果,李四当时就拍了桌子了。
    鲁萍水是何其重要,不管这个女娃娃和她的女真营有没有战斗力,可这样象征意义大到了天上去,又关系到鲁识字的后裔存亡,怎么能战死疆场?
    多少年了,李四从来就没有如此的暴跳如雷,立刻起身北上,当着许多将帅的面儿就赏了程子栋五十棍子。同时从北伐大军中抽调出四成的兵力,亲自指挥,誓报此仇。
    挨了打的程子栋也是眼珠子通红,扬言要让俄人个个过刀。
    程子栋现在威风八面了,以前也不过是庚字营的一个小小队官,和鲁识字的出身一样,都是从庚字营里出来的。鲁识字虽然是担这汉奸的名头,看事实如何大家心中有数。鲁识字死了,连鲁家的闺女都护不住,让一个小小的女娃娃战死于乱军之中,这份窝囊和耻辱几辈子也抹不去了。
    李四和程子栋的愤怒,连旗人的万分之一也赶不上。
    鲁识字是什么人?所有满人的救世主,现世的乌里彦。鲁识字一死,天都塌下来多半个。好歹还有鲁识字的后裔继承了他精神领袖的地位,算是支撑住了。
    当年的鲁识字为了这些人,付出的牺牲何其之大,早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尤其是现在这一代满洲人,都是受惠于鲁识字,要是没有当年鲁识字的付出,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出生。可乌里彦升天还不到两年的工夫,就把他的女儿给断送了……
    从乱军之中逃出来的那几十个人,奉上鲁萍水的叉子之后,一夜之间集体自裁谢罪。
    鲁识字年仅十岁的小女儿举起了父亲的遗物,再次兴兵。
    这一回可不是几百人的规模。
    关外的满人总共不到二十万,经过这十几二十年的繁衍也不过二十几万的人口。仿佛就是一夜之间,就是这个更小的女孩子举起叉子的那一刻,如撒豆成兵一般,呼啦一下子就凑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