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与一位师啊为徒。这事还是后来听师父说起的。原来她师祖玄机逸士门下,共有五人,除了自己的父亲云澄,未满师便到胡边单身救父之外,其他四人各得师祖一套武艺。潮音和尚排行第二,传了伏魔杖法和外家硬功;谢天华排行第三,飞天龙女叶盈盈排行第四,各得一门剑术。大徒弟叫做董岳,传的却是金刚手的大力鹰打成一片爪功,云重便是送给他做徒弟。董岳到了蒙古之后,又远游藏边,十多年来,不闻音讯,云重是生是死,自亦无人可知。而今云蕾突然听到这个未见过面的哥哥的消息,不禁惊喜交集,急忙问道:“你是谁?”那人言道:“我是你哥哥的师兄。”云蕾道:“嗯,那么你也是我的师兄了。”正想问他消息,那人双眼发白,嘶声说道:“还有更紧要的事,鞑子要围攻你的山寨,断你的水。”周健道:“这我已知道,你听见炮声么?我们已经打胜了。”那人面现笑容,断断续续说道:“他们还要出兵攻打明朝。你要设法去告诉皇上。我、我、我身上有一封信,是给你的。好啦,我见了你们可以去了。”声音越说越低,说完之后,心上已无牵挂,面带笑容,含笑而殁。周健叹了口气,抽出信笺,擦燃火石,瞧了一眼,道:“是你大师伯写的。”字迹潦草,想见写得很是匆忙。周健展信读道:“岳山野匹夫,寄身漠外,粪土王侯,斗酒自醉。平生无所恨,所恨者唯尚未识荆耳。”周健心道“这个董岳,却也颇有意思。”再续下去道:“先生与我虽素昧平生,然我于天华贤弟口中,亦知先生侠气豪风,江湖共仰。先生虽占山自立,拒汉抗胡,朝廷虽刻薄寡恩,然我知先生必不愿见胡人南下而牧马,中原变汉而易夷都也。”周健叹息道:“悠悠苍天,这人倒是我的知己!”
周健再续下去道:“瓦刺自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位,初为丞相,其后自封国师,总揽军政大权,整军经武,欲图问鼎中原,近复檄召民夫,筹集粮草,起兵之期,当不在远。外敌当前欲叩关,朝中大老犹醉梦,翘首燕云,能不概叹!”周健读到此处,叹息说道:“朝中大老犹醉梦。若只是如醉如梦,那还算是好的了。”再读下去道:“小徒云重心切父仇,遗书归国,彼年轻识浅,岂知权臣当道,李广无功。愿先生念在故人,训彼顽劣。闻云澄尚有一女名唤云蕾,若先生知其下落,请以其兄消息相告。再者天华师弟,自十年前在胡边一面之后即断绝音讯。道路传言,有云其已遭张贼毒手,有云其已被禁胡宫,想岳孤掌难鸣,无从援救。请转告潮音约同盈妹速至胡边,诸事拜托,不敢言谢。”
周健读完之后,掩信太息。云蕾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先上京去找哥哥。”周健瞧她一眼,若有所思,久久才始道:“也好。”云蕾望他面色,颇觉奇异。周健道:“我闻说当今天子,下诏求奇才异能之士,今秋武试,特加恩榜,准没有功名的人,通过初试复试之后,也同到校场,考武状元。你的哥哥,大约是想从此求得出身,借朝廷兵力,报你爷爷的大仇。朝廷特加恩榜,在边疆告急,需破格用人之际,用意虽是甚好但恐权臣把持,亦是有名无实。”说到此处,抬头仰望寒星,忽然问道:“阿蕾,你可读过李陵答苏武书么?”云蕾因她的爷爷生前自比苏武,因此自识读书之后,便要师傅传教她读这篇文章,当下点了点头。周健道:“李陵当年孤军抗胡,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对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其后以众寡不敌,为敌所俘,尚思有所作为,劫持敌帅。但汉室不谅,竟把他的全家杀了。所以李陵才断了归汉之心。他在给苏武的信中说道:‘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这几句话说得悲痛极了。李陵行虽可议,情实可悲!”说罢仰天长叹。云蕾道:“叔祖,你始终力抗胡兵,李陵哪能比你?”周健道:“你七岁之时,听你爷爷的故意,现在我也把我的故事说你听听。我昔年镇守边关,大小数十仗,每仗必胜,谁料皇上听信谗言,一纸文书就把我免了。这也算不了什么,你的爷爷,节比苏武,遭遇更惨,竟被皇上赐死,这还有天理么?因此,我当年一愤,反出边关。当时尚未有占山自立之心。后来明朝的天子也像汉朝之对李陵一样,把我满门抄斩,幸靠一个忠实老仆,才救出我的小儿子,他就是前日引你上山的人。”云蕾泪交双睫,望着周健铅一般沉重的面色,说不出话。只见周健扬刀一指,指着那山头上被寒风吹得猎猎作响的双旗说道:“可是我的旗号还是日月旗!”
云蕾看那双旗,迎风招展,一边红日,一边眉月,合起来正是一个“明”字,心中叹道:“原来叔祖落草为寇,也还忘不了明朝。”周健道:“你若找着哥哥,叫他不要考什么劳子的武状元的。还是回到我这儿来吧。朝廷刻薄寡恩,看到你爷爷的例子,难道还不心寒吗?”云蕾道:“叔祖说的是。”周健折起信笺放入怀中,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