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周岩来说,是把未来的产品带到现在。而对于逐浪科技和逐浪工作室的一众成员,则是把家园app的外卖板块分拆出来,并非是从无到有。因此不仅能接受,反而觉得理所当然。行走在校园里,看着学校专门划分出的几处供外卖骑手临时休息的区域,一片井然有序的迹象,周岩就知道周婉肯定是出了些力气的。突然多了外卖骑手这一制式‘生物‘,一开始学生们只是好奇,到后面也渐渐习惯适应。而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每每中午食堂人满为患,到现在反而相对少了一些,时不时有饿了么外卖骑手进出。周岩召开了一次内部会议。强调在推进家园app、共享单车等产品的时候,需要同步跟进饿了么。不管是小程序也好,还是app也好,必须要看到进度,看到成果。这个任务周婉主动揽了下来,提议再组织一个地推队伍,争取和之前攻关团队谈下来的学校进行更深入的合作。洪大的试运行证明了这款分拆出来的产品是可以跑通的。而周婉对做这种推广的事情也变现出极大的兴趣。如今乔诗诗参与进共享单车项目的具体核算当中,相比起艾米,其实乔诗诗才是周岩心里最合适管账的人。别看现在逐浪的财务是外包出去,让国有企业的专业会计进驻,不过周岩更希望自己人来管理。乔诗诗是最合适的人选。本身她也是管理学专业的,对于这方面的事情专业性较高,无非就是跟着那些会计练练手,做做账,孰能生巧。其实会计这个行业真不是一般的吃香,混个几年跳到其他公司基本都能混个高工资,如果愿意把出纳什么的都给兼起来,老板也很乐意给涨薪。不过到后来学会计的越来越多,那么对新人反而就变得不太友好起来。别看现在公司大头不在这些项目上面,但共享单车和外卖起步之后,大头自然而然也会往这个方向转移。苏闺蜜负责管外面的账,诗诗则负责管里面的。其实很难界定苏闺蜜到底是在给谁打工。说给她自己也好,给周岩也好,界限模糊。反正她赚的钱肯定是有周岩一份。逐浪开始真正运转起来。原本是有点儿啃老本的意思,现在却是在不断开拓新市场。其中电话卡的业务已经拿下来。这个板块也在有序推进。销售电话卡肯定有专门的网点,除了一些业绩较好不肯让位置的地方,很多大学的网点场地都可以匀出一部分来作为逐浪地推团队的临时据点。如今范哲远已经去了湘城跑单车和物流相关业务,不然这一块砖真的能搬到地推这个板块上来。后期周岩是打算整合地推队伍,无论是家园app还是共享单车,亦或是饿了么app的地推,全都统一管理,最好是成立一家专门的地推公司。企鹅经手的很多项目,其实一定程度上都是靠地推队伍快速铺开网点。这一点非常值得周岩借鉴。不过现在属于‘野蛮生长的阶段,他也用不着做一揽子生意,没必要用力过猛。其实有些时候,只要扯上那么一丁点的生意往来,就代表着后续合作的开始。如果有利可图,不会有人不心动。就好像现在的共享单车运营项目,只要学校愿意出力,都是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合作。投资的回报比周岩没有细算,而是交给了更加专业的苏大总裁。这段时间她是有的忙了,光是核算成本和回报比就是一件较重的活计,唯一的一个好消息就是萧沐言之前在CMC同样也负责过这一块的业务,以助理的身份,所以有她在苏总裁还真的能轻松一些。而且她也只是对自己诉诉苦,真干起来还是干劲儿十足的。现在她的融资成本已经削减到可以控制的地步,借了他的钱反正也用不着什么利息,好歹也能轻松一些,不过她本身事业心极强,根本不会在压力一轻之后松懈下来。或许是有涟漪的前例,她也真的很想把自己的资本公司打造成杭城前列。这是一个属于她自己的,真正的资本舞台。如今工厂、运力全方面地调动起来。在经历一个月的野蛮推广之后,到了五月中旬,周岩也拿到了所有推广项目的第一手数据。家园app目前有73所学校加盟,相比之前多了足足十五所。已成规模。或者说共识。很多学校真的迫切需要一个学生综合服务系统,再加上家园app已经在很多高校打出了名气。因此主动上门推广真的有很多学校买账。毕竟你修一个厕所可能都得好几百万,花个五十万升级一下系统,便利一下学生和老师,很多校领导都是愿意促成的。当然最关键的是教育体系本就是一家亲,学术的圈子就在那里,同学就是人脉,师生也是人脉,一来二去之下,就会产生裂变。而不仅仅是家园app,还有共享单车。原本单车项目基本分布在洪城的大学,现在建邺、湘城、杭城都差不多完成了高校推广。沈岚一开始答应周岩只是想做个顺水人情来着,结果正好赶上了逐浪科技的战略转型。于是她就看着一个来自洪城的团队帮着建立了共享单车体系,然后和建邺附近的一个单车代工厂负责人一起,展开建邺大学的相关地推工作。她作为城市合伙人,自然而然就成了管事的掌柜,有一个比较年轻的女生专门跑过来带她熟悉单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