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回 古义释黄衫 贤使君深宵逢异士 深情怀翠袖 美少年万里走征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文珠果然一下山便寻了去,初次涉世的少女,连经对方甘言巴结、又是童时常见的老长兄,本比外人亲近。天雁看出文珠性刚好胜,表面装着老成,一丝不露,暗用心机,循序渐进。文珠不知对方狼子野心,误认好人,性又好动,当时独身往来江湖,行侠仗义,赈济孤寒。天雁任其往来自然,除装着诚恳关切、小心奉承而外,从未说个不字。
    天雁之妻也是一个诱骗来的盗妇,已然死去。文珠见他年近四旬,尚无子女,屡劝续弦,并为物色,天雁只是微笑,婉言辞谢。文珠不知对方深心,每遇同门姊妹和同道至交,必为扬誉。人重文珠之言,也颇相信。后与关中诸侠相识,引往相见,不多几日,便被诸侠看出破绽,暗告文珠,说天雁便是近十年来在北五省纵横为恶的隐名大盗鬼脸于。
    文珠始而不信,后在暗中查看,得知底细,心虽气愤,无如素性护短好高,以前说好太过,无法反口,也未向天雁责问,便即远走江南,意欲访问几家亲属。
    刚把陆氏母子寻到,天雁便令同党假说重病将死,请往诀别。带信人刚走,恰值关中诸侠有好几位新来温州,因和文珠交情不深,加以别的顾虑,未便拦阻,只由一位文珠相识的至交向其警告,话又太直,文珠刚愎负气,执意不听。说:“此人对我并无失礼,这几年来蒙他殷勤厚待,视若亲妹,无论如何也须一行。”诸侠知道文珠奉有师命,在此五六年内必须照母遗嘱嫁人,接续浦氏香烟,只为眼界太高,至今尚是小姑居处。
    诸侠受一前辈异人之托,令其照应文珠,并为物色佳婿。李善心慕掸修,寄居江心寺,简、李二侠本所深知,这日看出他对文珠一见钟情,好生奇怪,暗忖:“这样一个老成谨厚少年居然也有求凰之想,双方郎才女貌,再好没有。”立意促成这段良姻。正在商计请人媒合,偏巧文珠受愚北上,双侠也自到案,于是乘便告知元甫,得了允许,才将李善唤回,令照信上所说跟踪追去。详情并未明言,只开了一张路程单,令照上面走法追赶,只要赶上三五天就许相遇,否则也必有人指点。李善见词意简略,关于隐名大盗黑天雁用何阴谋诡计,以及途中所遇何事何人,如何暗助,只说相机应付,均未明言,明知双方素昧平生,此举孟浪,无如心爱大甚,巴不得当时追上才称心意。
    次日一早往见父母、忽想起父亲素来谨细,书香世裔,对此一个行踪诡秘的江湖少女怎会看中;再说自己与对方一语未交,凭空追逐,也近冒失,如何能够奉告,心正为难。谁知乃父早受高人指教,见面便笑问道:“我听人说你想往京城读书,并看望你二姊,昨夜已和你母商量,为你准备行装,明早便可起身。这是我与你姊夫、姊姊和京中亲友的信,共十四封,内有几封均我同年至交。你在途中经过,如有什事,不妨递信求见,可多一点照应。川资也颇充足,如不够用,向你姊姊和那两位世伯处暂时借用,由我来还。你年已长,理应成家,如遇合意姻缘,无须禀告,只管答应。我儿素来谨细,我和你母均甚放心。半夜上香,向祖父母先灵禀告,无须惊动外人,天亮就走便了。”
    李善见父母说时面有喜容,知道父亲老谋深算,顾虑周详,听这口气,只要心上人愿意,事便定局,只不知简、李双侠用何说词将父亲说动,平日那么讲究礼法的人,对自己的婚事竟如此容易答应,好生奇怪。事虽心愿,终是面嫩,不便启齿,只得恭身应命,陪侍在旁。
    初意以为父亲必要询问昨夜和双侠相见所说何事,哪知一言未发。因将远行,守在房中不舍离开。后来元甫去往签押房料理公事,李善想要随去,元甫作色道:“连日问案大忙,无暇教你书文。明早便须起身,以备明年应考,在家共只一天,可陪你母在上房等候,我事完即回,今夜睡晚一点便了。”李善故意问道:“儿子昨日由江心寺回来,途中听说爹爹擒了许多恶人土豪,还有两个隐名侠盗,可有此事?”元甫怒喝道:“善儿怎不听话?我早和你说过,我虽爱你,公私界限最要分清。除读书外,衙门公事素不许你母子过问,以防泄漏,被奸人揣摩风气,从中舞弊,如何忘了?”李善知道父亲见他聪明机智,又有一身好武功,每遇机密大事,开头虽不肯向家人泄漏,到了紧要关头往往背人密议;加以幼得亲欢,自己固是先意承志,色笑无违;父亲也是笑语温和,从无这等疾声厉色,又像是做作。先为了追求文珠之事,父亲听了双侠之劝,表面应诺,心实不快;方自惶恐应命,退回上房,陪着母亲坐了一会,见老母也改了常态,只说家常,对于文珠之事一字不提,却不时说:“良缘天定,我儿以前一心向道,不想娶妻,我一想起便自愁烦。难得你姊来信,说起你的婚事,看那口气,好似女家又贤慧又有品貌才干,只要我儿愿意,他们定必竭力撮合。这等良姻最是难得,到时千万不可拘谨:
    只要人好,我和你爹无不应许。钱已备好三百两银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