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表象与姿态特别坚持的一个人。
只是,阿雅女士不擅长构思作品的诡计吗?这倒是挺令人意外。因为她在侦探这方面有着过人的才华,我还以为她会写一些既华丽又有些复杂的作品。
难道解开谜团的才华,无法与设计谜题的才华混为一谈吗?
“反倒是百田先生,就很擅长设计作品中的诡计。说起他呀,当真是个能写出高完成度推理小说的作家。明明还那么年轻,实在令人佩服。比方说他的出道作品《食罪》,真的写得非常好。当初我在阅读他这部得奖作品的原稿时,老实说,可是有趣到令我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过那是一部很难推销的作品。”
“很难推销的作品吗?”
明明有趣到令人起鸡皮疙瘩,却很难推销。
“该作品的诡计十分讲究,架构与伏笔也无可挑剔,问题是以推理小说而言完成度太高,导致能放在封面与书腰,也就是包装上的内容近乎没有。倘若描述该作品的精彩之处,不管说什么都会泄漏剧情。”
原来如此,所以才会很难推销。这大概是推理小说等包含解谜要素的作品都会面临的难处。
“现今这个时代,倘若包装无法勾起读者的兴趣,新人的作品肯定无法大卖。原本有人提议,干脆在书腰写上“你势必会遭受第二次的背叛”或“做好准备迎向最后十页的冲击”这类标语,不过百田先生说什么都无法接受。”
也难怪百田先生会无法接受。毕竟以“结局会有反转”的方式来宣传这种最后会出现反转的作品,对作家来说应该是相当排斥。
“虽然在推销时,我们有顾及避免破梗,同时又尽量想出能吸引读者兴趣的文案和包装……结果却差强人意。即便受到部分推理小说书迷的盛赞,终究未能提升销售量。想推销这类作品,真的是很困难啊。”
春山先生懊恼地眉头深锁,说出以上这番话。
与春山先生道别后,我在返回会场的途中发现百田先生的身影。他坐在会场外的沙发上,翻着一本书皮为黑色皮革的小册子。我好奇地观察他一阵子,他注意到我后,简短地向我打了招呼。身为长辈,这种时候不能视若无睹,因此,我试着上前搭话。
“你在看什么呢?”
“算是题材本吗?我会把写作的灵感都记在这本册子里。”
“喔,很有作家的感觉呢。”
“听说最近有很多人会把灵感记在手机或上传至云端硬碟,但我就是办不到。我对于这种数位资料没有信心,难保一个差池,档案就全数消失,而且流传到网路上的风险也不能说没有。一想到有可能被其他人偷看,我就觉得很不舒服。”
明明百田先生这么年轻,但似乎是个崇尚非电子化派的作家。其实我也倾向非电子化派,所以能理解他的心情。
“在连接着网路的状态下储存灵感,确实有点恐怖呢。万一被谁看见的话,灵感有可能会遭人盗用。”
“我也知道是自己想太多啦,给人一种这种没名气的作家是在胡说什么的感觉。毕竟我的出道作根本不畅销,被人嫌弃自己的作品不受欢迎也完全无法回嘴。”
语毕,百田先生一脸抑郁。他对旭川老师之前那些缺乏同理心的话,或许仍有些介怀。
“请、请不要难过,百田先生目前还年轻,今后仍大有可为啊。”
从我这种一般人口中说出的勉励之词,根本算不上是安慰,而且很可能只会惹人不悦。但就算脑中出现这类顾虑,我还是无法闷不吭声。我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位二十岁年轻人的脸上,浮现如此苦恼的表情。
“我刚才遇到春山先生,他对您可是大为赞赏,说您是能够写出超精彩推理小说的作家喔。”
“他没有说我的作品很难推销吗?”
“这、这个嘛。”
“您真是藏不住心事的人呢,阿桃小姐。”
呜,我真是的,怎会这么容易将心事表现在脸上。
“关于第二部作品,我已经寄送很多点子给春山先生,但直到现在都尚未通过。内容很有趣却很难推销、实际阅读后是很有趣,只是缺乏吸引读者翻阅的要素。换来的老是这些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