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聚精会神地埋头苦干也得到相应成果。到了中午,老师开始嚷着要吃中饭,我也准备要整理第四个橱柜了。
“再稍微加把劲啦,好歹把这一柜整理完再吃。”
老师虽然“呃”了一声,但我置若罔闻。我想把事情做到一个段落再休息,再加上最后一个橱柜就在桌边,里头的东西也是最杂乱的,等吃饱喝足休息过后,我怕再也提不起劲整理它,那还不如趁现在精神集中时,一鼓作气先搞定。
“不然,老师你先去休息吧。”
“你不休息,我哪有办法休息。”
我没理睬一旁叹气的老师,从橱柜里拖出一个纸箱。
“嗯?”
这纸箱明显比之前的都来得重,抬起来的感觉也不太一样。
“这箱是什么啊?”
打开一看,里头装的果然不是骨头。
“书?”
箱子里塞了杂七杂八的物品,信纸文件等物与书随便堆在一起,而且书本除了一般的文库,还掺杂一些装订明显不同,上头写着“旭川诗人会”的会刊与诗集,而其中有本由名为“夏月”的人所写的诗集《无香花》显然久经翻阅,整本书破损不堪。
“老师,有骨头以外的东西,该怎么处理才好?”
“我看看。”
这东西我处理不来,只好征求老师的意见,而老师一瞧纸箱后抬了抬眉,手伸进箱子里。
“有诗集、书,这边这封看来是信。”
老师单手拿起几本泛黄的文集,随手翻了几页,一张褪色对摺的照片从中飘落。我捡起那张夹在文集里的照片一看,里头是两名年轻女性,面容有些神似,不知道是不是姐妹。
“吾尸恍若寄生木,肠之上,水芭蕉繁似锦……”
随手翻到背面,上头以娟秀的字迹写了这么一句诗。
“真奇特的诗,这是佐佐木老师写的吗?”
我虽不懂其中意涵,但又是尸又是肠的,显然不怎么普通,那股慑人的气魄,与字迹的印象南辕北辙。
“这应该不是老师的字。”
矶崎老师也看了照片和背后的文字,然后拿起一张箱子里翻出的明信片。
“你看,字迹跟写这封信的人很像。”
“啊,真的耶,原来如此。”
那是一封只署名“夏子”的图画明信片,内文也只有短短一句“别来无恙”,字迹的确跟照片背后的很像,特别是“来”字最后那长长的一撇。
那佐佐木老师的字迹又是?我虽然想查证,但纸箱里装的显然是私人物品,随便乱翻不太妥当,而矶崎老师大概也这么想,把明信片放回原位后合上纸箱。
“那这本又是什么啊?”
我赶紧拿起老师刚拿出来,忘记放回去的文库小说。没了书皮,被太阳晒得又黄又旧的文集,上头写着“寄生木,德富芦花”。
“我也不清楚内容,记得是个以旭川为背景的故事,等等,之前校外教学去北镇纪念馆,你没看那个展览墙吗?”
“北镇纪念馆是指自卫队的那个吗?我那天感冒没参加,所以没看过。”
老师突然提及此事,说纪念馆里有个区块,以展览墙介绍与旭川有关的作家,可惜我那天因为感冒没参加校外教学。北镇纪念馆就在护国神社再过去,须田博球场旁边不远处,我跟爷爷偶尔去看火腿斗士队的球赛时会经过,但就只是经过,不曾进入。那地方离我家太远了。
“对喔,我都忘了。大家那时还笑说,你一定是远足前高兴得睡不着才感冒。”
“我又不是小学生,那次只是单纯夏天着凉。”
一想到保存旭川历史的纪念馆由自卫队所管辖,我不禁觉得,旭川真不愧是以军事都市崛起的城市。
“我虽然没看过那本书,但内容似乎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恋爱悲剧。我对这种故事实在没什么兴趣,老实讲,别人的恋爱关我什么事?”
“嗯,我也不太喜欢。”我边说边翻了几页,不愧是早年的作品,对我来说太深了。
我并不特别讨厌恋爱小说,但也不会特地去看那类文字。这本书虽然勾起了我的兴致,但听老师说内容悲情,再看到这艰涩的文体,顿时浇熄了我的兴致。
“他是这作家的粉丝吗?”
“谁晓得?既然这些属于私物,还是交给他的家人吧,里头应该有些重要物品。”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