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出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魏渠公一句话问完,林启再次愕然。
    看来魏老先生和歧王有些交情啊。
    “学生无论名作林启或林默,皆愿为老师继绝学,传道义。”
    魏渠公嫌弃地一瞥林启,淡淡道:“吾与林述,有故。”
    “学生林默,见过老师。”林启马上高声应道。
    他提起桌上的茶壶,倒了杯茶,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魏渠公。
    魏渠公也不拒绝,伸手接过,一饮而尽。
    “你倒是滑头,老夫正好口渴。”他四顾一看,摸着肚子说道:“老夫难得收徒,却是在这面馆里。”
    “晚宴老师想吃些什么?学生让人操办。”
    “谁与你说这个。”魏渠公沉吟道:“相州一战,你打出了些许名头,没坠林述的威名。但若想借此让朝庭有顾忌,以保你父亲,怕是还不够。此次伐辽,你须尽力……”
    林启愕然。
    听魏渠公的意思,似乎认为自己是为了林述才干的那些事。
    怪不得愿收我为徒。
    但朝庭真会因为我和武定军的存在不敢动林述?朝庭连我是林默都不知道……
    面馆中,两人这场极为草率的拜师礼之后。魏渠公接下来所言,却都与伐辽有关。
    他出身名门,入仕一生,对梁、辽两国的局势洞若观火,一翻侃侃而谈林启听了,对这场战争的了解便更加直观起来。
    末了,魏渠公叹道:“你昨日在钟山的两首诗词已然传出,不日便要声名鹊起。有心人会知道你的武定军已然被调拨北上,你再滞留江南,于名声不利。”
    林启点点头,道:“晚辈不日便会赶回去。”
    “老夫会为你提亲,歧王也会答应。你能活着回来,便可以成婚。”
    林启笑道:“你们已商量定了,又何必让我来求老师。”
    “老夫不过是个名义。”魏渠公摸着膝盖,叹息道:“萧炣如今日子也不好过,想借林述这场赌局上桌赌一赌,又怕输了太惨。便借老夫做挡箭牌。但老夫与林述、萧炣本就有些交情,借他就借他罢,只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再服两幅药,你的病便好了。”黄习说着一幅老大夫的作派。
    尤五儿连忙谢道:“多谢黄神医。”
    “我不是神医,你叫我黄习便好。”
    “那我送送神医……”尤五儿想要起身,却被黄习按住。
    “不用送,尤五哥你伤寒颇重,躺着就行。”
    黄习转身方才起了两步,忽然停下脚步,拿起桌上的一本书。
    “这是什么?”
    “这是懂事长招亲的题集,是任远大哥不远千里送到文水的……唉。”
    说到任远,尤五儿与他感情最深,此时不免有些惆怅。
    黄习又问道:“那这册子怎么还在你这?”
    尤五儿道:“郡主写好的那份已交给懂事长。当时于长老当时为了妥稳,抄了一份由我保管。到了江宁之后便没用了,本想烧了,但我想着是任远大哥的一个念想,便留着了。”
    “于看山抄的?他字写得很娟秀嘛。”
    “那是于长老的夫人抄的。”
    这题集黄习早就看过,只是一直没有答案,如今好不容易看到有答案的,便觉得颇有意思。
    他翻了翻,问道:“可以借阅我了两天吗?”
    尤五儿知道黄习与林启很是亲近,自然无有不允。
    黄习便拿着题集回自己屋子,看着上面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时不时笑出声来,对于看不懂的题他也不求甚解,只当看个新鲜。
    再翻了一页,他见有一道有些高深的算术题没有解,便皱了皱眉。
    直到翻到底,黄习发现,所有高深算术题都没有解。
    “郡主也不如何聪明嘛,这几题我早让二姐教过我……”
    他喃喃说了一句,总觉得这本题集没解完不够完美,便提起笔在上面写起来。
    为了更完美,他甚至能用上面原本娟迹的笔迹写。
    “嘻,小爷不仅医术高,读书好,会算数,还擅长书法。”
    突然,房门被人打开。
    “早就让你去睡,为何还不熄烛火?”
    黄习抬头一看,只见黄英那张原本很漂亮的脸此时已满是凶狠。
    “大姐你不是老督促我要多读书吗。”
    “大晚上的,担心看坏了眼睛。”
    “多点些烛火便是,林大哥又不差这点钱。”
    黄习说着,头上又吃了一个爆粟。
    接着,桌上的题集被黄英抽去。
    “你这是在读书?小小年纪不学好,学他这些风花雪月的勾当。”
    又是一个重重的爆粟。
    黄习极是委屈。
    “哪里就风花雪月,这就是本题集……”
    “怎么?你也想用这招找个漂亮媳妇?”
    “哎哟,姐……”
    “书我没收了,你给我老实点。”
    黄习看着黄英转身出门,心中颇为委屈地想道:唉,你弟弟分明如此出众了,你还要这么严格。
    “也太严格了。”
    他嘀嘀咕咕的自言自语了一会方才吹了蜡烛上床睡去。
    江宁城的夜便随着一支一支蜡烛的熄灭安静下来……
    而千里之外的雄州却是难有这样的安宁。
    瓦桥关前,一列列战马排开,马上的战士长枪如林,铺成黑夜中极广袤的画面。再往后,是一列列披甲的战士。
    数不清的阵列汇成一个巨大的,看不到尽头的方阵。
    几十万人沉默着,几十万颗心却紧张地跳动着。
    “杨”字大旗高高的挂起,在月光下显得极是豪壮。
    夜风很凉,从一张张粗糙的脸庞上拂过,如刀锋般割着肌肤。
    左翼的尾部,武定军两万人的方阵在大军之中显得很小很不起眼。
    颜怀与万渊亦是披着盔甲,坐在马上。
    他们本可以在车中坐着,但今夜,他们想和武定军的将士一起。
    “瓦桥关乃我大梁三关之首,此处战国时为燕国所属,易水便在不远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呐……”
    “万老头,我不关心这个。”颜怀顾目四看,轻声道:“你发现了吗?有些家伙领军不过数千便是中郎将。我们武定军近三万人,无咎却只是个翊麾校尉,徐兄不过是个翊麾副尉,你我二人才是归德中侯,何其荒唐。”
    万渊冷笑道:“太荒唐了,你这样的也能当上归德中侯。”
    “嘘,你看。”
    却见前方远远的,马蹄声传来。
    颜怀压着声音兴奋道:“要出发了。”
    若此时能从天上往下看,便能看到数十骑从中军大帐中分散而出。各军主将领了命令,分散驰骋回各个方阵中,数十万大军便这样由杨复如指臂使……
    徐峰跨着战马回到武定军前,深吸一口气,用铁一般的声音沉声喝道:“出发!”
    “必胜!”
    今夜,梁军出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