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统考的进步 再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陈老师还真的是刘怀思的得力助手啊,一直没有说话,但是做了很多的事情。
    纪典不动声色地看了看在旁边安静认真地听的陈忠德,然后心里想,陈忠德是教务处的副处长,刘怀思是正处长,他们只差了半级,所以陈忠德的话语权还是挺大的,陈忠德其实可以稍微高调这么一丢丢,但是他选择了低调做事,所以这才是一个默默劳动的有崇高人格的教育工作者。
    校长嘛总是喜欢观察自己的下属,相当于纪典是一个人力资源部的hr,见到自己的下属能力强的话,那么就可以委以重任,如果能力偏弱的话,那么就可以稍微淡化他的存在,如果实在是很糟糕,那么纪典可以直接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比如解雇。
    还有就是纪典需要观察注意他们的最强的能力,适当的人做适当的事儿是纪典用人的准则,所以纪典需要根据他们的长处来安排一些工作,比如刘怀思和陈忠德是当过教务处领导的,在边川中学当教务处处长副处长是非常合适的,因为他们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而郭正浩呢办事细心,而且以前也是学数学的,学过财务的知识,对数字敏感,所以纪典就把他安排为财务科的主任,
    在这段时间的学校运作中一切都很正常,这就说明纪典的安排是对的,而这些合适的前提就是纪典要找出他们的长处,避开他们的短处,如果用一个理论来说那就是短板理论,一个木桶上面的木板有长有短,如果往里面装水,那么最多可以装到短板的缺口那里,因为短板决定了水的高度,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扬长避短,发挥长处,避开短处,可以让事情能够很好的执行和完成的很漂亮。
    “现在我想了解一下高三那边这几次考试的情况。”
    纪典开这次会议其实想要讨论的不是期末考试的安排,因为那种事情只需要通知一下就可以了,他最想知道的就是现在高三年级的考试情况,从他们入学开始就已经考了很多次的考试,纪典想知道这个进步有多大,现在已经有多少人可以上线了。
    “校长,第一次统考的话,按照上年的高考分数线,全年级文科六百多人,理科六百多人,文理科加起来达到本科的人数一共是220人,其中文科是有120人,理科有100人。”
    现在的话是陈忠德再向纪典报道数据,因为他是负责做这个高三年级分数的统计的,所以由他来说是最合适的,
    纪典听到后一愣,这以前三中究竟是怎么教的,学生们是怎么学的,竟然是这么地差,一千二百人的年级,上本科线的居然就是只有两百多个人,而且这还是本科线,不是重点线,所以这就很差劲了。
    “那么能考上重点分数线的有多少?”
    看一个学校的实力的话,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高中的本科上线率和重点本科率,如果按照这个数据的话,那么边川中学高中校区的本科上线率是不用指望了,因为这才是六分之一,大概是百分之十六左右,真的是低的可怜,所以边中最主要的就是看重点本科人数,靠人多的不行,那么可以拉最好的出来比一比,如果一个学校考的都很差,万一有这么一个学生考上了现在的京城大学,那么它照样是牛比的学校。
    “额,校长,考上重点线的学生一个都没有。”
    纪典一愣,这就很尴尬了,陈忠德也挺尴尬,他们都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而现在高中的高三这些成绩真的是非常差了,可能就是云海市最差的学校了吧,这根本就不符合边川中学的重点中学的身份…
    “那第二次统考呢?”
    纪典对于那个学习能力buff有迷之自信,他就不相信没有效果,第一次的考试应该是在buff之前的,而这之后的呢,肯定是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我们现在高三就安排了两次大统考,第一次是用我们老师的自主出的题目,然后第二次我们就使用了隔壁省的一个市的试卷来考试,那份试卷的难度比较适中,和高考的难度差不多,所以比较有代表性,”
    陈忠德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表明自己学校出的题目可能质量不是很好,可能这个难度的合适度和高考的试题比不怎么科学,所以导致了这第一次的考试的结果不怎么好,总之就是一句话,把考试考砸的原因放到了试卷的身上,不是学校的问题。
    不过在座的各位包括纪典都很清楚,这就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质量问题,因为三中是非常差的学校,他们刚刚来到这里还是这么一副鬼样子,把错都归于试卷上就是逃避现实的借口罢了,不过这都是心知肚明,大家都不用说出来的,这实在是太尴尬了。
    “第二次统考的成绩非常好,取得的进步非常大,真的是很罕见!!文理科一共有420人过了最低的本科线,文科过本科线的人数是220人,理科过本科线的人数是200人,这几乎是翻一倍的增长!”
    陈忠德看到学校有这么大的进步,他心里是极度地开心的,因为这个数据在高手云集的云海市总算不是排在最后一位了,
    陈忠德和刘怀思经常和其他高中的老师和领导聊天,然后就套到了很多信息,所以他们知道全云海市很多高中的成绩,所以这么一对比,他们惊喜地发现边中再也不是倒数第一的了,这真的是极大的进步。
    “那这个是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把它找出来,然后把它继续地继承下去,让学校整体突破一个新的成绩。”
    纪典现在心里乐开了花,他知道这是学习能力buff的功劳,不过这个秘密是绝壁不能透露的,然后现在他就装沙比。
    “我们对这个进步也是很好奇,然后我们去问了问老师们和一小部分同学特别是进步巨大的同学,他们都说觉得最近的思维比较活跃,然后我们就判断是换了个新环境和我们学校的高三的制度完善起了作用。”
    刘怀思说道,这个解释应该是最合理的解释了,从以前从来没有晚读而且晚自修九点下课的三中学生到现在每天早晚读,而且晚自修上到十点,早上也是提前了上课时间的边川中学高三学子的转变,表明了现在学生学习时间变多了,就有了成效,这就是归功于学校的制度。。
    纪典表面淡定地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接受”了这个说法,对于刘怀思和陈忠德把这个原因概括为学校的时间制度上是非常满意的,这样就可以减少这里的疑惑,让他们不再深究下去,虽然他们深究下去也注定没有什么结果,因为那根棒子插到地上地震之后就消失了。
    现在任凭星球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探测器也找不到这根buff棒子在哪里,而且也不会检测到有什么空气中的元素,因为这个buff就是润物细无声的神器,绝对是找不到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