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踏步向前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队会计赶快收下。
    这让张光明兴奋不已,更让他感慨万千。
    作为农村人,就要在深挖土地的价值,才能让村庄得到很好的发展啊。
    这样呢?村民手里才会有钱赚呀!
    这次建厂是神速的,这次的销路,正像村民们所期待的那样,是供不应求的兴隆局面。
    牧野花村朝着目标——繁荣昌盛,大踏步向前进……
    村庄正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发展着。
    以前是全县思想最落后,也是最穷的脏乱差的村庄。
    而现在却是思想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的村庄。
    村民们的腰包鼓鼓的了,这个村庄一直奋斗,直到今年,就改变成了全县最富裕的村庄了。
    村里的姑娘不愿意嫁出去,外村的姑娘却都争先恐后地想嫁进来。
    这就出现了村里的小伙子,当然就成了一人难求的宝贝男了。
    可不像以前那样,在张支书刚上任那会儿,他就为村里的光棍们特别着急上火的。
    现在真是今非昔比喽!
    公社李嘉年书记,已经逐渐荣升为李县长了。
    邱卫民副书记,荣升为公社书记了。
    李县长亲自带着县里和公社里的干部们,来到牧野花村来参观,老李一把拉住张光明的手夸他很有魄力,很有能耐……
    张光明开玩笑地说:“李县长这次不批评我太胆大了吧?”
    李县长被他这一问,脸腾地就红了。
    他尴尬得脸一下就红到脖子上了。
    老李赶紧解释说:“那时候我不允许你去那样搞,是我的不对。
    不过我也是没有办法呀。
    请老弟原谅我太过于谨慎了。”
    张光明嘿嘿一笑,挥挥手说:“我理解,理解你当时的难处。不说了过去的事儿了,现在好了,我可以大展本领了!”
    ……
    村里有了钱以后,张支书不忘抓教育。
    他首先想到要把学校的旧房子统统拆掉,趁着学校放假,带领群众们脱坯烧砖,以最快的速度,盖起了一座气势恢弘的教学楼。
    他时不时的到学校去看看,讲一些励志的故事,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读书,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张支书决定召开群众大会,他在会议上提议,让牧野花村的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到博士后,由大队发奖金以示鼓励。
    这件事得到群众们的一片沸腾的欢呼声。
    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和强劲动力。
    现在是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时髦,家家户户都自力更生翻盖了新房。
    村民们不由得对他的纳才、尊才、重才的睿智之举,以及被他那具有一双慧眼识人才的独到眼光而折服。
    秦春天和李中秋两位研究生又考上了博士。
    他俩仍然是趁着星期天和假期,来到牧野花村,白天跟着张老师研究培育新品种。
    夜晚仍然是帮助郭教授研究制造农业耕种机,而不辞辛苦地辛勤工作着。
    ……
    这天张光明碰到秦春祺的老妈妈,她一把抓住张光明的手老泪纵横地说:“光明大侄子,你这个当村官的可得救救俺家的小孙子呀!”
    张光明十分着急地问:“那您快说说秦暮春他咋了呀?
    老婆婆说:你不知道我的小孙子得了很严重的肝病了呀。
    我的儿子带着暮春,到全国各地的大医院到处去看病呀。
    到哪儿医生都说,得给他换肝呀。呜呜……”
    张光明他点头说:这件事我听说了,婶子啊您老快别太难过了,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发达,给秦暮春换了肝就会没事的。
    老太太哽咽着接着说:“医生说得给我孙子换肝脏,可是我们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这咋办呢?”
    张光明正欲说,老太太苦楚这着脸,紧接着又说,“张支书你不知道,前几天我那小孙子暮春一直高烧不退,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白血病。
    诶呀,可把俺一家子人给吓得直哭,医生说得给他换骨啥来着?
    哦对了,换骨髓。
    那医药费多得惊人,我们换不起呀可咋办呢?
    这事儿把俺一家人都急得团团转,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啊!
    把春祺媳妇给作难的不行,她在家里发愁的哇哇大哭呀。”
    张光明赶忙说:“这事就是蛮严重的。
    您老别担心,我这就召开村干部会议讨论此事,您老先回家,我开完会就上您家去。”
    说着他急匆匆地去大队的大喇叭上,通知大队干部们到大队来开会。
    大队干部们一到起,张支书就把秦春祺家发生的事一一讲个大伙听。
    他征求村委干部的意见说:我们大队现在存款不少,是不是应该惠济村民呢?
    把他家的医疗费给报销了呀?
    班子成员们都纷纷举手表决同意。
    张光明赶快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秦春祺的爹娘和他媳妇。
    他们一家人感激地泪眼簌簌地流。
    “这下咱暮春就有救了!”秦春祺的老妈妈激动又高兴地说。
    ……
    一九八五年,张光明带领他的两位徒弟,研究出的强筋小麦品种、黑色的玉米品种;纤维又长又洁白的新棉花品种;以及粒大又多且还饱满的芝麻、花生、大豆等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仨人把新品种推销到各个省里的农村去了。
    这仨人有为牧野花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这天村民们排着长长的队,在溢满喷喷香味的大队院子里,等着轧棉花。
    轧出皮棉后,就会紧接着榨棉籽油。
    院子里还有很多的人,都在等着压榨花生油、芝麻油、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
    来榨油的人们,把大队院里围了个水泄不通。
    张光明和其他人一样也在队列指之中,好不容易才挨着他家轧棉花了。
    张支书夫妇,由于孩子们都上学去了。
    很多的活儿,他都得亲自上阵,帮老婆才行啊。
    张支书夫妇俩先把一包包棉花过秤,交给大队的工作人员秦大雨。
    老秦笑着客气地说:“你就别交钱了。”
    张光明他却一脸一沉,严肃地说:就因为我是村支书就不用交钱了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