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又见倾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叶婉贞!
    若是苏凌或者朱冉在场,除了对这个名字的姓氏感觉陌生之外,这个女娘的名字,还有她的声音,却是从未有过的熟悉。
    原来这从龙台城中出来,一直来到此处的黑色身影,正是朱冉的妻子??那个看起来,普普通通,勤俭持家,贤惠无比的婉贞!
    叶婉贞的话音落下,回廊里一片寂静,只有她自己轻微的呼吸声和楼下隐约传来的竹叶沙沙声。仿佛连空气都凝滞了片刻。
    就在这短暂的寂静几乎要让叶婉贞的神经重新绷紧时,门内,一个......
    江陵归顺,凉州平定,赵军声势大振,天下震动。幽州城内,百废待兴,百姓安居乐业,士卒士气高昂。陈景明虽已掌控北方,却未有丝毫懈怠,每日于帅府中批阅军情,谋划南征大计。
    建康,作为南朝旧都,自楚王赵允归顺之后,便成为各方势力关注的焦点。此城地处长江之畔,水陆交汇,乃南北要冲,若能取之,便可一统南北,完成霸业。
    然而,建康并非无主之地。南朝残余势力虽已式微,却仍有旧臣盘踞,其中以兵部尚书谢景行为首,拥兵五万,盘踞建康,誓死不降。谢景行乃南朝名将之后,智谋过人,深得旧部拥戴。他深知,若陈景明南下,建康必成战场,故早已调兵遣将,加固城防,准备死守。
    与此同时,陈景明亦在密谋南征。他深知谢景行非赵允可比,此人若不除,终为后患。因此,他召集众将,于帅府中设宴议事。
    “诸位。”陈景明端坐主位,目光如炬,“如今北方已定,唯建康未下。谢景行据城自守,意图拖延时日,待我军疲惫,再图反扑。若不早作决断,恐夜长梦多。”
    李昭拱手道:“大人所言极是。建康乃江南重镇,若能夺取,便可一统南北。属下愿为先锋,率军南下。”
    陈景明微微颔首,却未立即应允,而是看向王德:“王德,你以为如何?”
    王德沉吟片刻,道:“谢景行此人,非赵允可比。其军纪严明,士卒忠诚,若强攻,恐伤亡惨重。不如先遣使者前往建康,劝其归顺,若其拒降,再图强攻,亦不迟。”
    “此言有理。”张仲亦道,“谢景行虽忠于南朝,却未必愿与赵军死战。若能以利害动之,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陈景明沉思良久,最终点头:“好,便依王德之言,先遣使者前往建康,劝谢景行归顺。若其拒降,再图强攻。”
    翌日,陈景明命人修书一封,遣使者快马加急送往建康。
    三日后,使者抵达建康城外,却被谢景行拒之门外。
    “回去告诉陈景明。”谢景行立于城头,目光冷峻,“我谢某虽为南朝旧臣,但绝不会背叛旧主。若他欲取建康,便请以兵戎相见!”
    使者无奈,只得返回幽州,将谢景行之言如实禀报。
    陈景明听罢,神色未变,只是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凝视着建康城。
    “谢景行果然不肯降。”他低声道,“此人虽忠,却不知变通。若不除之,终为后患。”
    王德道:“大人,既然谢景行不愿归顺,那便只能强攻了。建康城防虽固,但我军兵精粮足,若能一鼓作气,未必不能破城。”
    陈景明点头:“好,便以李昭为先锋,率三万精兵南下,直扑建康。我亲率主力随后,待李昭与谢景行交战,我军再从侧翼包抄,一举破敌。”
    李昭闻言,大喜道:“属下遵命!”
    翌日,李昭率三万赵军南下,浩浩荡荡,直奔建康而去。
    与此同时,谢景行亦已得知赵军南下消息,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陈景明果然不肯罢休。”谢景行立于军帐之中,神色凝重,“李昭为先锋,必先攻我城外防线。若我军固守城池,赵军久攻不下,士气必衰。”
    “王爷。”一名将领道,“不如趁赵军未至,先出城迎战,以挫其锐气。”
    谢景行摇头:“不可。李昭虽为先锋,但陈景明必在后方策应。若我军出城,正中其下怀。我军当以逸待劳,待赵军疲惫,再图反击。”
    “那属下愿率军守城。”另一名将领道,“请王爷下令。”
    谢景行点头:“好,你率军守城,我亲自率军出城,迎战李昭。”
    “王爷不可!”众将齐声劝阻,“您乃南朝支柱,若亲赴战场,恐有闪失。”
    谢景行冷冷一笑:“若我连战都不敢战,又如何能守住建康?”
    说罢,他翻身上马,率五千精兵出城,迎战李昭。
    两军在建康城外三十里处相遇,战鼓擂响,杀声震天。
    李昭率军冲锋,谢景行则布阵迎敌,双方激战,血流成河。
    赵军虽兵精,但谢景行军纪严明,士卒奋勇,一时竟难分胜负。
    战至黄昏,谢景行见赵军士气未衰,便下令撤军,退回城中。
    李昭亦未追击,而是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