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惧内的清流领袖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因为,对弈已罢,天下归一。
    ####二十六、旧梦难消
    然而,就在赵烈以为大局已定之时,一封来自西南边陲的密报,又让他的眉头紧锁。
    “南诏王世子失踪,疑似潜入中原。”密报上赫然写着几个字,令赵烈心头一震。
    南诏,曾是南朝余孽盘踞之地,虽在赵烈统一之战中被迫归顺,但始终心存异志。如今世子失踪,恐怕又是暗流涌动。
    “传林子涵、乌兰图雅进宫。”赵烈沉声道。
    片刻后,两人匆匆赶来。
    “陛下。”林子涵拱手,“可是南诏出了变故?”
    赵烈将密报递给他,林子涵看完之后脸色微变:“南诏世子若真潜入中原,恐怕是要与残党联络,图谋不轨。”
    乌兰图雅蹙眉:“此事必须尽快查明,否则一旦让他与西域残余势力汇合,后果不堪设想。”
    赵烈点头:“朕已有决断。林子涵,你即刻前往西南,查清南诏世子行踪,必要时可便宜行事。乌兰图雅,你负责在京中追查其潜入路线,务必在消息泄露之前,将其截获。”
    两人领命而去。
    赵烈站在窗前,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心中却隐隐不安。
    他知道,这场棋局还未真正结束。只是,这一次,他不会再被动等待。
    ####二十七、西南迷雾
    林子涵一路疾行,抵达南诏边境时,已是寒冬腊月。
    南诏地处云贵高原,山川险峻,气候湿冷,常年雾气缭绕,宛如仙境。然而,在这片看似宁静的土地上,却暗藏杀机。
    林子涵刚入南诏王城,便察觉气氛异常。街道两侧的巡逻士兵明显增多,城门口更是戒备森严。
    “看来南诏王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林子涵低声对随行副将说道。
    他们入住驿站后不久,南诏王便派人送来请帖,请林子涵赴宴。
    林子涵略作思索,决定赴约。
    宴席之上,南诏王笑意盈盈,举杯敬酒:“林将军远道而来,实乃我南诏之幸。”
    林子涵淡然回应:“陛下有命,臣不敢怠慢。此次前来,只为查证一事。”
    南诏王笑容不变:“不知将军所查何事?”
    林子涵盯着对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南诏世子,近日是否离开王城?”
    此话一出,宴会厅内气氛骤然凝固。
    南诏王放下酒杯,神色复杂:“世子……确实离宫数日,但具体去向,本王也不清楚。”
    林子涵眯起眼:“陛下莫非以为,此事还能瞒得住?”
    南诏王沉默片刻,叹了口气:“林将军既然问起,本王也不隐瞒。世子确已离宫,但他并未前往西域,而是……去了大赵京城。”
    此言一出,林子涵心中猛然一震。
    ####二十八、京中风云
    与此同时,乌兰图雅在京中亦有所斩获。
    她在一处客栈中发现了南诏世子留下的痕迹,并成功捕获一名随从。
    经过审讯,得知世子确实已潜入京城,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位旧人??沈清源的遗孤。
    “沈清源?”乌兰图雅闻言,心中震惊不已。
    她立刻将此事上报赵烈。
    赵烈听闻后,久久不语。
    沈清源,那位曾与他并肩作战、共谋天下的挚友,早已在多年前战死沙场。可如今,竟有人打着他的名义,暗中活动。
    “沈清源若有遗孤,为何从未听他提起?”赵烈皱眉。
    乌兰图雅低声道:“也许……这是个陷阱。”
    赵烈目光深沉:“无论真假,此人绝不能留在京城。”
    他当即下令封锁四门,全城搜查南诏世子下落。
    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二十九、真相浮现
    数日后,林子涵返回京城,带回一个重要消息??南诏王私下与西域某国仍有联系,且意图扶持沈清源遗孤,重建南朝政权。
    赵烈听后,脸色阴沉。
    “他们到底想做什么?”他低声喃喃。
    乌兰图雅道:“陛下,若沈清源真有遗孤,此人身份极为敏感。若落入敌手,恐生大患。”
    赵烈沉思片刻,缓缓道:“无论如何,必须先找到他。”
    就在此时,锦衣卫传来最新情报:南诏世子已被捕获,而他口中的“沈清源遗孤”,竟是一个名叫沈怀瑾的少年,目前藏身于城郊一处古庙之中。
    赵烈眼神一凛:“带我去见他。”
    ####三十、父子再聚
    古庙之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年轻的面庞。
    沈怀瑾跪坐佛前,神情肃穆。
    赵烈缓步走入,凝视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你……是沈清源的儿子?”他低声问道。
    沈怀瑾抬起头,目光坚定:“是。”
    赵烈缓缓走近,伸出手轻轻抚摸他的额头,仿佛回到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夜晚。
    “清源啊……”他低声呢喃,“你若泉下有知,可知你的儿子,如今在我面前。”
    沈怀瑾怔住,眼中泛起泪光。
    这一刻,过往种种,皆化作尘埃。
    赵烈转身看向林子涵与乌兰图雅:“收他为义子,赐名‘赵瑾’,入宗人府,封郡王。”
    众人皆惊。
    林子涵上前一步:“陛下,此举是否太过草率?”
    赵烈微微一笑:“他是沈清源的儿子,便是我赵烈的兄弟。他的未来,不该再卷入这权谋之争。”
    沈怀瑾泪水滑落,重重叩首:“儿臣……谢陛下恩典。”
    赵烈扶起他,目光深远:“从今往后,你不再是沈家遗孤,而是我赵氏血脉。”
    那一刻,风停雪止,天地清明。
    ####尾声
    多年后,赵烈驾崩,太子赵瑾继位,改元“永昌”。
    新帝登基,延续父皇仁政,励精图治,使大赵步入鼎盛时期。
    史书载:“永昌盛世,百姓安康,四海归心。”
    而在金陵城外,一座碑亭静静矗立,碑上铭刻着一行字:
    “对弈已罢,天下归一。”
    风吹过,树影婆娑,仿佛有人低声吟唱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