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忘恩负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不浪长叹一声道:“原本看起来朝廷必败的局面,却因为一人用兵如神而彻底的扭转了形势......这个人就是朱隽......”
    “他虽然是朝廷的前将军,但那三路兵马的主将也不是省油灯啊,按道理,朱隽只能调动得了他本部人马而已......难道青羽军连区区一部兵马都抵抗不了么?”苏凌不解的问道。
    “局势最初,确如公子所想的那样,朝廷表面之上四路大军齐出,声势浩荡,实则贺思退、王熙和沈济舟皆各怀鬼胎,只......
    ###第六十二章:暗流涌动
    ####一、北狄余孽的反扑
    太原之战后,北狄主力虽被击溃,但乌尔罕并未完全放弃复仇之心。他率领残兵退至漠北深处,一边休养生息,一边秘密联络各地散落的小股部队,意图重新集结力量。与此同时,乌尔罕派遣了一支精锐小队潜入大晋境内,试图通过刺杀重要将领和破坏粮草运输来削弱晋军士气。
    这支小队伪装成商人,混迹于边境集市中,伺机寻找目标。他们很快锁定了负责后勤补给的赵烈副将张远。张远是赵烈手下的得力干将,若能除掉他,必将对晋军造成重大打击。然而,张远并非易与之辈。他察觉到周围气氛异常,迅速组织亲卫展开调查,并在一次夜间伏击中成功击毙了数名刺客。
    虽然此次行动失败,但北狄的渗透并未停止。乌尔罕意识到正面交锋难以取胜,于是改变策略,开始煽动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加入他的阵营。他散布谣言,称朝廷苛政导致民不聊生,唯有跟随北狄才能获得自由和富足。这一举动让边境地区的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二、南疆的隐忧
    尽管南疆大部分部落已接受和平谈判,但仍有一些激进分子不愿妥协。其中最为顽固的是青狼部首领巴图,他一直主张以武力争取独立地位。巴图趁朝廷放松警惕之际,纠集了几百名死士,发动了一场针对合作部落的袭击。
    这次袭击造成了不小的混乱,许多原本支持朝廷的部落因此动摇。阿巴嘎等温和派首领试图劝阻巴图,却遭到拒绝。巴图甚至扬言要推翻整个谈判框架,建立属于南疆的独立政权。
    萧景言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令陈曦调拨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安抚民心,同时增派军队驻守关键区域,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他还特意召见了乌兰,希望她能够利用文化研究院的影响力,向南疆民众传递和平共存的重要性。
    乌兰欣然领命,亲自带领一支队伍前往南疆,举办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她邀请各部落的青年参与绘画、音乐和舞蹈比赛,并通过这些互动增进彼此了解。一位来自青狼部的少年歌手用悠扬的旋律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打动了许多观众的心。这场活动为缓解紧张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科技竞赛的新篇章
    东越火炮的消息持续牵动着大晋朝野的神经。王谦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研发工作,终于在数月后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设计出了一款名为“雷霆”的新型火炮,不仅具备强大的杀伤力,还配备了先进的瞄准系统,使得射击精度大幅提升。
    为了测试“雷霆”的实战效果,王谦建议在一处废弃的城墙上进行模拟演练。演习当天,众多官员齐聚现场观摩。当火炮发射时,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弹丸精准命中目标,将城墙炸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目睹这一场景,所有人都不禁为之惊叹。
    然而,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有传言称,东越正计划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付大晋。面对可能到来的大规模战争,萧景言决定加强国防建设,同时加快外交布局。他派遣多名使者分别出访周边国家,希望通过结盟或签订条约的方式化解潜在威胁。
    ####四、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随着国际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大晋的文化影响力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慕名而来,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度。乌兰抓住机会,创办了一所专门面向外籍人士的语言学校,帮助他们学习中文并融入当地社会。
    与此同时,国内关于文化传承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一些保守派士大夫认为,过度吸收外来文化可能会削弱本国的传统根基;而另一些人则主张开放包容,认为只有不断吸收新鲜元素,才能保持文化的生机。
    乌兰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排斥异己,而是能够在交流中找到自身的独特价值。”她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可,也为后续的文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个人命运的交织
    在这段动荡时期,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陈曦终于抽空回了一趟家乡。看到父母身体恢复良好,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临别时,母亲叮嘱道:“曦儿啊,你在外头做事要小心,别总想着我们。只要平安就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