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不懂他眼神中的深意,只能嗫嚅不语。
他步步紧逼,“若你随我回去,晋王一定会愿意重新接纳你,届时再去御前请旨,事情定会有转机,你可愿意?”
我再次摇头,“三年的时间很快的,只要能够离开,我就愿意等。”
他终于不再抱希望,只是长长叹了一口气。
两人静静坐在田地间的土埂上说了一会儿话,如从前在西北时一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龙罄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贵族子弟,他的父亲早逝,寡居的母亲与当朝的皇帝暗地里私通,以遗腹子的名义生下了他,他本该是皇子的命格,却因为身份的尴尬不得不流落皇室之外。
他从小就以太子伴读的身份进宫,和自己的父亲以君臣之礼日日相对,其间的辛酸冷暖自知。
后来,贵族子弟在那里遇见了一个女孩,她是那个肮脏丑陋的深墙大院里唯一一抹动人的鲜亮色彩。
从第一眼开始,就深深的记住了她的笑容,深宫的红墙见证了他们默契的情谊,他视她为世间最重要之人,但凡她要的东西,他都会不遗余力去给。
她十五岁生辰那天,许愿时无意自己将来的愿望是能做母仪天下的皇后。
那时开始他就在心中暗暗暗恼自己的尴尬身份,要是自己能够做上皇帝,她就会是他的皇后了,可是这样的设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他的身份是绝对不能公之于众的丑闻,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亲生父亲驾崩,眼睁睁看着异母兄弟们为皇权争斗得你死我活,从一开始的硝烟四起,到最后的尘埃落定,他始终是局外人。
聪慧如她,亦明白他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安插在天子身侧,主动向初登大宝的皇子表哥示好,她以这种决绝的方式来成全他的抱负。
从那以后,一堵宫墙两相隔,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亦是这一次的相别,让他痛悔终身。
原本以为一切会就此平歇,可是,帝王之心何其深沉,一朝天威难测,因为另一个女人的设计,她被匈奴单于看中,皇帝顺手推舟将她和亲匈奴,远嫁塞外。
她还是人生最美的年华,却病死在和亲匈奴的路上,红颜魂断,埋骨荒原。
龙罄叙说的语气很淡,我却已经从平淡的话语中感觉到深邃刻骨的悲伤。
他口中的贵族子弟是谁,女孩是谁,皇子表哥又是谁,我已经隐隐猜出来了。
原来,他深藏的汹涌野心源自于他残忍冷酷的皇族血统,他看似淡泊的面孔底下也有着这样的一桩身世密辛,他也曾这样刻骨铭心的爱过。
那位端慧公主何其有幸,能够被风姿出众的龙罄这样深深爱过,她又何其不幸,最后要被心爱的男子当作棋子,推入他人怀中,最后辗转匈奴和亲,客死异乡。
而我,又因着与端慧公主相似的一张面容,他就要用我来完成他对已逝的伊人未尽的誓言,他要让我母仪天下,一圆当年心心念念的夙愿。
龙罄离去时,我站在山崖边,看着那个养育我长大成人的男子的背影渐渐隐入漫山碧翠中。
十年的光阴,弹指而过。
从一开始,我就明白,一份恩情,总要付出代价来偿还。
他养育我长大,是要用我来拉拢与扶持孤独懿,让我母仪天下,而现在,是我亲手将他的全盘计划打乱,我已经成为龙罄的弃子。
他肯开口向我讲起那个故事,就已经意味着他已经放弃了我这枚棋子。
从今以后,我于他,再无用处了。
龙罄曾说:一枚有利用价值的棋子是珍贵的,但如果掌握不了这枚棋子,就只有毁了它!现在他没有毁掉我,已经是对我最后的宽容。
微风过处,犹有花香,我回过头,便看见了碧空高远,绿满千山。
**
随后,我居然奇迹般的收到了公孙先生的来信,这一次,我是极其惊喜的,我以为自己不会再见到他,现在竟又收到了他的来信,字迹隽永飞扬,如同他的人一般温雅和煦。
信笺中夹着一串干槐花,尚带着清淡的花香,公孙先生在信中说起了许多事,都是他在外面的见闻,风土人情,奇观异景,言语间煞是生动,引人向往。
我回信给他,简短叙述了自己现下的心境,回赠了几片后山新摘的新茶叶,他也很快回信来,字里行间尽是开解我的言辞,生动而风趣,教人心底烦闷顿然而舒。
公孙先生还在信中说,若日后有机会,会带我遨游四海,去玉门关外听胡琴声声,看大漠落日,去江南西湖泛舟,淡看三月烟雨,去南疆遍览十万大山……公孙先生的信,亦成为了这段安然宁静日子里唯一鲜明的点缀。
我愈发渴望能够再次见到公孙先生,我想要得到自由,想要挣脱长安这个牢笼,与他一起去游历五湖四海,想要随他一起去亲眼置身他口中那个美丽的世界。
三年的时间,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