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序,规范了人,仙,佛,鬼,妖,魔等所有生灵的一切轮回。
这就是说,人活着,有国家朝廷管着你,成仙了有天庭,成佛了有西方,死了有地狱,是一个根本无法摆脱的轮回。
无论人如何挣扎,都在这个秩序之中。
而这个秩序之中,人间刑不上大夫,皇孙公子打死平民如同打死草芥,官员皇室的生死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上仙玉帝可以随意作贱小仙乃至大将,如来可以操控所有诸佛菩萨的一切,极乐世界仍然公然索贿,佛祖认为经书卖得太贱,地狱里无穷无尽的冤屈和怨气,阎王可以随意让小鬼判官魂飞魄散,小鬼可以对你肆意打骂。
有后台的被收走了,没有后台的被打死了。
出身和实力决定一切,正邪,善恶,对错都不再重要。
即便是作者本人,也被困于这样的秩序之中,再如何挣扎哀鸣也无济于事。
作为人乃至其他生灵,有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本能。
但是在《西游记》里,哪怕是你死了或者成仙了,都不能摆脱这种束缚。
我们生而在这样的秩序之中,但是这种秩序的一切是否就是合理的?
我们被秩序所赋予的追求,是否就是我们本心所想要的?
我们所想要的,真得那么重要,重要到可以付出一切代价去争取?
悟空作为天生地长的石猴,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亲戚朋友,“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悟空只是天性使然,觉得钻到瀑布后面好玩,于是成了猴王,“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
猴王过了许久的享乐日子,知道了生死,害怕死亡而啼哭,于是通背猿猴出来,告诉猴王,“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有不生不灭,长生不老之法。猴王历经坎坷,走了漫长路程,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师傅菩提祖师,拜师学艺。
猴王成了悟空,学会了本事,荣归故里,给小猴子们找到了兵器,可是自己却没有趁手的,便去东海龙宫夺了金箍棒,惹恼了龙王;被阎罗王抓到了地狱,悟空不肯就范,触犯了地狱法规。
一张白纸的猴子逐渐被六界教会了诸多东西,也触犯了诸多规矩。
被天庭招安成为弼马温后,非常勤奋,高兴自己有了事情做,昼夜不睡,滋养马匹。
就如同刚生下来的婴儿,慢慢知道说话,走路,吃饭,喝水,知道说话比别人流利,走路比别人快,比别人会唱歌,会更讨大人喜欢。
我们加入一个班级,班里有组长,班长和班干部,有权力,名誉和地位;我们进入小学,要当少先队员,因为这样有面子,这样更好听;我们进入初中,要做共青团员,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权利和名誉;我们进入大学,要做党员,要做各种学生干部,因为这是另外一种往上爬的资本。
是这个世界教会我们,人是不同的,要更努力地向上爬,向前进。
悟空起初连弼马温是什么都不知道,他的脑子里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有事做反而高兴。等到他知道原来弼马温只是一个芝麻大的官时,知道原来天庭的制度那么分明,还有无数官压在他头上,他就受不了,回了花果山,用天庭上教会他的,把自己封为“齐天大圣”。
等悟空成为齐天大圣后,发现这个大圣只是一个名号,蟠桃会都轮不到他。于是孙爷爷又不高兴,就要收拾你们了。
悟空从一只在花果山里喝山泉水吃树果的猴子,一步一步,被世界教会了权力和欲望,教会了名誉和尊荣,好几次大闹天宫,最后提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另一个版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悟空能做三界之主,成为玉帝吗?
不仅是做不了,悟空也并不合适,且悟空本人并不是真得想做。
玉帝是那么好做的吗?
且不说玉帝本人“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单是那么多的繁文缛节,错综复杂的关系,纵横交错的利益等等,即便悟空能够学会,也不是他本性所希望过的日子。
不断滋长的欲望,使得悟空迷失了本心。
弼马温也好,齐天大圣也罢,打扫马厩也好,看守蟠桃园也罢,悟空所追求的,悟空所需要的自由,悟空所理想的生活,都不在这里。
而叫悟空弼马温或者齐天大圣,是天庭诸仙对于悟空的看法,是外在的人对悟空价值的衡量,给悟空贴上的标签。
悟空真得只有这些价值吗?
事实上,即便悟空真得坐上了玉帝,他得到的,也大大超过了他所失去的。
个人的自由与追求,从来都不与外界对你的看法有关,仅仅在于个人自身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