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也看看祖母到底是疼我还是疼她些”
这侯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五姑娘最得侯夫人欢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五姑娘一生下来就被老太太养在碧纱橱,别个姑娘都没有这种待遇,自然是五姑娘最得侯夫人欢心。
袁四娘被她的嚣张样差点气得落了泪,到底是年岁小,失了面子还不太会掩饰,原是瞪着袁澄娘的眼睛,现下盈盈了些许水意,还是倔强着脾气,不肯看袁澄娘一眼。
袁二娘瞧着这四娘还有五娘,都倍儿觉着头疼,悄眼儿瞧向袁瑞娘,见袁瑞娘面若常色,对这一桌子的闹腾并不放在心上,眼里虽似了惊色,未开口相劝一句。
这才看得出来那是当初入了容王府的袁瑞娘,她心里有几分不屑,这位大姐姐入了王府,后又有幸成了容王妃,就把陈姨娘从府里接走,自此就跟侯府断了关系不一般,便是往来节礼都是少之又少,都是侯府巴巴儿地往上攀,也不见她半丝儿的惦念骨肉亲情。
宴还没开,侯府众人就给侯夫人祝寿,长房、二房、三房、四房都上前给侯夫人祝寿,各献上寿礼,长房世子外放为官,并未回得京来,三房何氏有孕在身受了惊吓并未前来。待得这几位祝过寿后,便侯府长公子袁明康带着二公子袁康福,三公子袁康成;袁瑞娘更与一众姐妹们都跟随在后,齐齐地侯夫人祝寿。
“愿祖母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清清脆的声儿,叫侯夫人喜得阖不拢嘴儿。
但得袁瑞娘献上抹额,侯夫人喜得就往额头试戴,这一戴,那上面绣着牡丹图案,栩栩如生般的牡丹就在她的额头上开得正好,那绣样儿都叫在场的众人瞧得齐声称好。
侯夫人还是挺喜欢袁瑞娘,不然也不能叫袁瑞娘定了秦侯家的亲事,虽是庶孙女,也是她长子的女儿,于她来说都是一样儿的孙女,笑得连深刻的法令纹都淡化了些,“大娘是个乖孩子呀。”
袁瑞娘含羞带怯,让她清丽的容颜如清晨中迎着露水的月季花似的娇艳。
袁二娘也跟着献上抹额,与袁瑞娘的牡丹图案不一样,她的抹额上绣着是菊花,而她最知道老太太最喜欢的花是菊花,果然,侯夫人更欢喜,对于长子的嫡女,侯夫人那是发自内心的欢喜,即使绣艺比不得袁瑞娘,也是件能拿得出手的绣品,更别说像他们这些贵勋家里出的女子,于绣艺上只要能拿得出手便行,又不要去当绣娘。
侯夫人拉着袁二娘的手真是欢喜万分,“我们家二娘真是心灵手巧。”
袁二娘的抹额虽不至于过于出色,但很快地就将袁瑞娘的风光拉了下来,这都是袁二娘打的主意,不欲袁瑞娘太出风头,更不能让她的一手好绣活引得太后注意,若是袁瑞娘真有以后的风光日子,就得帮侯府,不然侯府没落,嫁出去的女儿们都硬不起腰杆子来。范正阳不就是嫌弃她嫁入承恩府公府,半点都不能给承恩公府带去好处嘛,所以才变着法儿地作践她。
袁三娘小心谨慎,奉上一条帕子;袁四娘对这个庶姐实在看不入眼里,将杨氏给准备的鞋子送上,都得了侯夫人的夸赞,待到得袁五娘时,侯夫人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前所未所的慈和样,“五娘,快来祖母这里,快过来。”
侯夫人这么一另眼相待,叫袁四娘手里刚换的一条帕子差点又捏得皱皱的,她牢牢地盯着袁五娘,不肯错眼。
袁五娘跪在侯夫人面前,接过由紫袖递过来的红色方盒子,极为恭敬地递到侯夫人的面前,“这是孙女准备的小小寿礼,望祖母笑纳。”
侯夫人真是欢喜极了,朝着众人说道,“我这么多孙女,就属五娘嘴最甜,我呀年纪大了,就爱这嘴甜的,说来也是我当祖母的偏心呢,来来,叫祖母看看你给祖母准备的寿礼”
她这一说,像是真心疼爱这个孙女,却惹得袁四娘更对袁澄娘不满。
但凡在场有眼界力的人,看向袁五娘的神色都有些不对,谁不知道袁五娘是三房所出,她嘴甜最得侯夫人欢喜,岂不是未有自知之明这庶子家的女儿,跟那些个姑娘们在侯夫人面前儿争宠,岂不是小小年纪就惯会耍心眼了谁家还能没有庶子庶女的有商户出身的何氏为娘,果然教出来的女儿不知所谓。
袁三爷在边上听得难受,侯夫人面甜心苦,他还不能为女儿出声。
袁澄娘到是打开盒子,露出摆放在红色盒子里用黄豆大小般的珍珠串成的寿字儿,并双手小心翼翼地拿起来举到侯夫人面前,巴巴儿地望着侯夫人,“祖母,这是孙女为您串的寿字,是孙女儿的一片心意,再祝祖母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这珍珠粒粒都如黄豆般大小,光泽透亮,莹莹如玉,即使是见过不少好东西的贵勋之家,还是不由得赞叹起来,这三房何氏可是出自江南何家,那家子可是挺有钱,果然是有钱
见过“寿”字后,瞧向袁澄娘的视线就有些说不清的东西了。
侯夫人瞧着那珍珠串成的寿字,思及三房将银子交到老侯府手里的事,眼神稍稍儿地暗了一下,“你呀,一片孝心,祖母是晓得的,瞧着这字儿,祖母真是欢喜极了,乖孙女,现跟着你姐姐们去坐着可好”
袁澄娘立马乖巧地点点头。
待得一落坐,这寿宴便开席了。
共开了五十余桌,这京中稍能称得上名堂且跟忠勇侯府有来往的贵勋之家都来了家眷,也亏得在忠勇侯府上一聚,这还出嫁的姑娘们,还没有娶妻的公子们,都由得当家主母相看了下,又成了几对儿的婚事,但要说寿宴后什么事儿最出名,还当数得秦侯家二公子的亲事。
秦侯家的二公子乃得嫡子,是秦侯夫人所出,与袁瑞娘定亲的秦三公子自小就养在她跟前,可惜秦二公子前有秦侯世子挡着,后有才学出众的秦三公子再比较着,简直就是不起眼的存在,身为嫡子,反而于亲事上更不利。
秦侯夫人为他相看过几次,都是对方一听闻是秦侯家二公子都立马地订了亲,就跟避什么似的,叫秦侯夫人简直有气不能出,在侯府寿宴上瞧着袁瑞娘那一手绣艺,更是心里憋着火。
偏有人不识相,非得在她耳边提起来。
那便是秦侯夫人的小姑子,嫁到卫国公府卫三公子的卫三夫人,这小姑子是庶出,但未嫁前她姨娘很受老秦侯的宠爱,那姨娘也老爱挑事,闹得秦侯夫人极为不喜,偏卫三夫人自恃入卫国公府了,她见着袁瑞娘那一手绣艺,便有些不高兴,“大嫂,你看袁大娘那一手绣得好,我都大嫂高兴呢。”
她的话一听就有点儿阴阳怪气,听得秦侯夫人分外不喜,可今日来是祝寿,她又不能阴了脸,只得面上笑着,帕子掩了半边脸,轻声道,“我极爱袁大娘贞静,于我们这样的,绣艺好不过是锦上添花,三妹妹可得为你那二侄子好好儿地张目下,你二侄儿还没定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