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自取屈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洗漱。
    弄得胡小满满身的起床气没地撒。
    出了客栈就发现街上的人不少,沿街叫卖,挑着但卖东西的都多了,一打听才知道今天是集市。
    耐着性子停好驴车,胡小满一手拽这一个跑跑跳跳像个真正的孩子一样,从街头吃到街尾,撺掇胡老爹去首饰店看,盯着一对儿用细细银线吊这的水滴型耳坠子不撒眼。
    “我们给姑姑买这个吧”胡小满指着耳坠道。
    胡老爹摇头:“先不买这些,等以后在买哈。”
    他现在特别后悔把手里的银子借出去,尤其后悔让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把把银子弄走,所以,剩下的银子都要花在刀刃上。
    “为啥”胡小满这次会就就像把东西送给姑姑,她肯定喜欢。
    你说为啥胡老爹那会把心中所想说出来,但也知道胡小满的脾气,好言好语的劝。
    招待他们的店小二就没那么好的定性了,嫌弃道:“你们卖不卖不卖我就收起来了,别耽搁我们做生意。”
    “要了”胡小满正生气,小手哐的拍在桌子上,一声把上面的托盘都拍的震动一下。
    她瞪着大眼睛里要喷火,小二都被镇住了。胡栓子赶紧往桌子上看,光溜溜的桌子上没裂痕他才放心。
    他一点也不留面子的骂道:“胡小满你在这样我就揍你了。你瞧你把人吓的”
    噗哧,胡小满笑了,感觉自家爹就是来搞笑的。她在家里眼里向来任性,别的事儿就算了,但给姑姑买收拾这事儿不行,她抓起那对儿耳坠就拿在手里,对胡老爹道:“给姑姑买了,要不然我就告诉奶奶你又给老太太银子了。”
    胡老爹老脸一红,让胡小满滚蛋,他则是心疼肝疼的跟小二讲价格。
    油盐酱醋,新衣棉花,见样儿都要买点,等在回去的时候多了半驴车的东西。
    胡小满坐在生气的胡老爹身边,装作天真模样道:“山了有野驴,让蚯蚓抓一只啊,到时候咱们家也有车子了,爷爷你说好不好”
    “你骗谁呢”胡老爹不上当,“我还从没听说过山上又啥子野驴,你别瞎搞,拿这个去骗大宝他们去。”
    在骗人当然不是。“你不信拉到,就等着我向你证明吧。”
    最怕的就是她这个自信满满,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胡老爹牙疼:“你想让我信,这几天就乖乖待在家里,要不然,我就真生气了小心你的皮。”
    那样连伏的山脉,里面究竟有多深住了几百年的靠山屯人都不敢轻易探查,因为那代表这危险,胡小满近来的表现让胡老爹十分忧心,怕她一个不注意就出点什么事儿,那不是要命嘛。
    连胡栓子都感觉到了胡老爹的种种忧心,更何况是胡小满,她乖巧的点头,还发誓自己不会乱跑。
    刚进村,翘首以盼的孩子们就把驴车围住了,胡小满站在车辕上,手里拿着小小的布口袋指挥者众人排队:“都站好了,答应你们买的糖已经买回来了,谁不排队不给谁分糖啊”
    “都快点,磨磨唧唧的,不想要银子了”
    乱哄哄的队伍一下子就抢这站好对,二宝期期艾艾的想插队,被胡小满一个眼刀瞪回去了。
    一边围了不少的人,指指点点的。
    “看着样子是真卖到银子了。”
    “啥好事儿都让他们家摊上了。”
    “一个村里住着,有好事儿为啥不叫上咱们”
    “恨不得在别背后把人家数道的狗血淋头,你说为啥不叫你们”
    “就是,与其眼红不如嘴上积点德。”
    你一句他一句的争执起来。
    那没参与到摘枸杞队伍中的孩子只能眼巴巴的看,许多人拉着胡老爹抱怨。
    胡小满那边,又让人分成两队,提着布口袋道:“桂花糖八文一斤,这是三斤,正好一百粒,咱们三十个人先一人三个,剩下的再说。行不行”
    “行”一声行喊的按耐不住,他们许多人都没吃过糖块,一年到头吃饱就得了,谁会给他们买糖
    仰面看着胡小满的那一双双眼睛里带着渴望期盼,看的她心里感慨万千,她在末世活了那许多年,对吃,那是刻骨铭心,胡小满这样做不是大公无私,只是受不住这么一双双朦胧渴求的目光。
    四四方方手指腹大小的暗黄色糖块从胡小满手里递过去的时候,第一个拿到糖的人迫不及待的捏起一粒放在嘴里,十分甜,十分清香的味道在味蕾上散开,口水蔓延,呛的竟咳起来,他捂着嘴,咳得满脸通红也没舍的把糖块吐出去。
    许多人嘴巴里都寡淡惯了,被呛到的真不少。
    发完了糖,胡小满让大宝把帐本拿给她,煞有其事的点名,二宝蹲在一边算账,胡老爹负责发铜板,三两银子换成两千八百五十个铜板,那沉甸甸的半麻袋看得人简直眼红。
    胡小满指着围上来的大人:“你们都往一边站,这都是我们留着以后买笔墨用的,不许脸皮厚的拿去花到不正经的地方去。”
    “哎呀,小满说的对,都别跟孩子抢,回到家也不行啊”矮子媳妇大这嗓门给胡小满捧场。
    她一句话就把人给说笑了,众人纷纷表示会把钱给孩子收好。
    “不能这么不要脸,感觉发吧。”有人迫不及待了。
    闹哄了好一会儿,胡小满才开始念名字,念到的人就上前核对斤数,他爹娘老子陪在一边掰着手指算账。
    三十个人,每个人都分到尽一百二十文,一个铜板的购买力不算强,但每人衣襟前兜了那么多的铜板,简直是乱人眼,孩子们的激动更直接,蹦跳喊叫,众人简直是经历了一场狂欢。
    从此以后胡小满在村子里一呼百应,不但孩子们唯命是从,就连许多大人都将她当做小财神。胡家在靠山屯儿的地位声誉直线上升,胡老爹偶尔也管管别人家的闲事,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富贵闲人,收获季节的时候同往年一样早出晚归。
    胡小满不急着在次带人进山,她知道的那片枸杞树林已经被摘的断子绝孙了,在想摘就的话就的去更里面的地方,大山深处危险重重,一群小孩儿是不能进的,不过好在枸杞还能在摘一茬,过两月茱萸也能摘了,等等不晚。最最重要的是农忙过后,学堂终于开课了。
    这天,天公也作美,从清早就淅淅沥沥的下小雨给这炙热的天气带来清爽,廖先生早在学堂竣工后就办到学院住了,大宝他们也顶着小雨由一家人送到学堂去。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儿,年纪小的如二宝等不满五岁的是最小的,年岁大的如胡有财快十岁的大孩子,年龄参差不齐,大小萝卜头搀在一起。
    但除了胡小满会乐这种事儿谁还在乎这些。
    这是平凡又不简单的一天,许多人都冒雨坐在大愧树下听着学堂里并不整齐的朗读声。
    自此以后,大愧树在没有八卦的女人,倒是多了许多经世的老人,他们尤其喜欢坐在这里听念书声。
    七月初一是个万事皆以的好日子,矮子家那边等了许久,终于在这个日子请了媒人上门正事提亲。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