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4章 谈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孟琰的事事关重大,李遗能把这个事告诉自己等人,那是因为当时自己几个要想着法子去援助李恢。
    在此之前,李遗可是一点口风也没露过。
    这就足以说明此事的保密程度。
    关兴现在处于休养时期,南征之事,基本和他没什么关系了,能不说,还是不要说的好。
    听到冯永这个话,关兴有些古怪地看了他一眼,“你的意思,无论孟获跑去哪里,丞相都有把握把他再一次擒获?”
    “丞相做事,自有他的道理嘛。”
    冯永含糊地回答了一句,“而且,君侯不觉得,丞相这般做法,和在越嶲郡时有殊途同归之妙吗?”
    关兴一怔,想起丞相在越嶲平定高定时的故意缓慢行军,等高定召集完了各路夷帅才一举击破的做法,这才猛然醒悟过来。
    这个时候,他看向冯永的目光就有些不同寻常了,“这是你自己猜想出来的?”
    冯永撇撇嘴,“有什么奇怪吗?很容易就想出来的事情嘛。”
    丞相当然是伟大的啦!
    公正嘛,严明嘛,鞠躬尽瘁嘛……
    别人都是可劲地欺负胡人啊,山越啊,只有丞相在平定南中后,想办法安抚南中的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地提高南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南中人民群众感激了一千多年。
    全靠同行衬托啊!
    然而揭开传说的美好外表,用历史的辩证说法去诠释,那就成了:诸葛亮为了保证蜀汉后方稳定而在南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客观地促进了南中地区的发展。
    把你先轮一遍,再帮你提高生活水平——一千多年后人类还是这么玩。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长进过,除了学会把口号喊得更响亮一些以外。
    像后世的“阿妹你看”,差不多也是这一套,只是手法不太熟练,玩个傻大木之类的玩了十几年,都没玩出个花样出来,还被全世界咒骂,太低端了。
    哪像诸葛老妖这种手法娴熟,效果持续一千多年,还能让南中的人民群众念念不忘。
    当然,此时的南中广大人民群众还不知道,孟获这个被人暗中下瘟疫诅咒的家伙,已经成了一个瘟神,准备把自己的老乡全部坑一遍。
    虽然他的本意是反抗,但实际上是带路党。
    抓了七次都没杀呢!丞相是多么滴仁慈……
    但这七擒七纵的过程,多少人被杀,多少人被俘,谁会操心?
    黔首都不算是人,更何况蛮僚?
    至于像自己这种从小生长在红旗底下的接班人,才会本着仁慈的心去关心战俘的死活,让他们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简直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在闪耀。
    想到这里,冯土鳖觉得,自己在后世的教科书中应该不是什么负面评价,好歹他也是在主观上努力促进南中地区的经济发展呢!
    只是关兴看向他的目光就更加地古怪了:很容易就能想出来?
    不过他一想到冯永的身份,也就释然了。
    于是关兴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问了一个貌似很不相关的问题:“你觉得,此次南征后,那祝鸡翁之术,我们要不要公开?”
    这回轮到冯永一愣。
    “君侯也觉得到时候了?”
    “你早就想到了?”
    关兴深深地看了冯永一眼。
    冯永点点头,“丞相此次南征,能这般容易地渡过沪水,翻过不毛之地,把孟获截在槃江边上,如今军中的干粮功不可没。”
    说着指了指北边,“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丞相迟早要北伐。我在汉中呆了一年多,也算是了解汉中的一些情况。”
    “不论是从汉中到关中,还是到凉州,道路难行,举国之力北伐,可不像如今南中这般小打小闹,到时候军粮供应,可是一个大问题。”
    “若是按以前,汉中栈道,难以支撑运粮,所以如今这军用干粮必然是重中之重,到时我们几家,想要再像今天这般把持住,肯定不行。”
    连大将都没有带过来的南征,相比于北伐,肯定是小打小闹。
    南征就是个练兵的过程,犹如后世太宗打小朋友屁股,后期的时候死活不肯停手,非要全国的军区轮流上场练一练。
    至于小朋友的玩具是不是被砸个稀巴烂,那关我鸟事?
    谁叫你是熊孩子?
    再说了你的玩具不也是我送的?
    但北伐不一样,那是举国之力,一旦出问题,那就是大罪。
    而如今,自己这几家连供应军用干粮的南征都是勉强。
    不然也不至于要提前几个月就让朝廷停止卖干粮。
    也就是以前这种军用干粮还没有正式用到军中,谁都不知道这东西效果如何。
    后来朝廷把它卖给民团,除了创收,也是让民团先帮朝廷军队先行试毒一番,看看可不可行。
    最后还能在权贵那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