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党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取大河以南之地,不但可以借助汉国之手图谋中原,甚至还会让汉国陷入两难之地:
    待汉国与大吴联手瓜分完关东之地,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南边有据江淮之地的大吴,北边有隔河相望的司马懿。
    而青徐之地,正好夹在其中。
    无论后面汉国是挥师北上,还是背盟南下,都面临着背腹受敌的尴尬局面。
    所以说,失去了洛阳,对据有河北的司马懿而言,未必全是坏事。
    陆逊相信,以司马懿的眼光,肯定也会看到这一点。
    正如前年的那一战。
    在陆逊自己看来,自己这一番打算,全是一片忠心为国,毫无私心。
    他这才会冒着触怒孙权的可能,前来叩阙。
    只是这世间之所以有无数纷争,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立场不同,利益不同。
    孙权现在要的,是先稳定内部,重新平衡吴国内部各方势力,为后来者铺路:
    我把陆逊你从襄阳调回来,甚至不让你回武昌,原因也是在于此。
    你现在居然还想让我允许你领军外出,前去攻打合肥?
    可能吗?
    再说了,就算我放心你让你领兵外出,你又凭什么保证就一定能打下合肥?
    我打了这么多年都没能打下来。
    不说合肥,上一回让你去打六安,最后还不是被一个八十岁的老卒(即满宠)逼得连夜退走?
    这还是打不下的。
    万一真要让你打下了……
    不说朕的面子吧,就说朕后面应该怎么办?
    要不孙家这个位置,让给你陆家吼不吼啊!
    孙陆二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吕壹自然是不知道的。
    而且陆逊那番打算,他还没有机会跟孙权说,吕壹就更不可能知道陆逊的真实意图。
    但他只要知道陛下厌恶陆逊就行了。
    而且他自己也有自己的立场:
    大吴府库比脸都干净,你堂堂一个上大将军,还代行丞相之职,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说白了,你不就是想着从少府这里掏钱,供自己去攻打合肥?
    知道这钱是怎么来的?
    真以为是大风刮来的?
    想得真美!
    看着吕壹如此信誓旦旦,糜十一郎这才放心了。
    吕壹还只是在私下里抱怨陆逊,但朝堂之上,已经有人打算要暗中剑指陆逊了。
    上大将军叩阙一事,在朝中闹得颇有些沸沸扬扬。
    但作为叩阙第一人的大都督全琮,对此却是全程冷眼观看,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
    雒阳远在两千余里之外,你就算是再不情愿被汉国所占,难道还能飞过去抢回来?
    当年石亭一战,嘉兴侯(即朱桓)建议在险要之处提前截断曹休退路。
    如能成功,就可乘胜追击,直取寿春,割据淮南,进而谋图许、洛。
    事后看来,此策成功的概率极大。
    不说图谋许昌洛阳,至少也可以尝试攻取寿春。
    早拿下了寿春,何至于现在惹出这么多的破事?
    今日面对汉国占据洛阳之事,大吴又何须如此尴尬?
    要怪就怪,你这位上大将军太过谨慎,当年没有接纳嘉兴侯的意见。
    寿春,寿春,一提起寿春,大都督全琮就是一肚子火。
    很快,他的机会来了。
    延熙六年十一月,丞相顾雍终究还是被张泉说中,熬不过这一年的冬日,病重而亡。
    孙权得知,甚是悲痛,亲自素服临吊,谥曰肃侯。
    处理完顾雍的后事,谁可接替丞相之位,就成了当务之急。
    按众臣的理解,这个丞相之位,自然应当是上大将军接任。
    代丞相之职嘛,就差了那么一个名义而已。
    但不知为何,孙权却是一反常态的,迟迟不肯表露态度。
    而有心入宫打探消息的全公主,这一日喜滋滋地回来,悄悄地对全琮说道:
    “阿郎,陛下对陆伯言甚是不满,妾亲耳听到,陛下在宫里骂他不识抬举,何图凶丑,专挟异心!”
    虽说与陆逊结怨,但听到这个话,全琮还是吃了一惊:“此话当真?陛下会如此说陆伯言?”
    “妾亲耳听闻,难道还能有错?”全公主有些激动地劝道,“阿郎,澄清寿春军功一事,正当其时啊!”
    寿春论功一案,本是争论不休。
    陆伯言一封书信,逼得全氏子弟不得不屈于张、顾二人之下。
    以前陆伯言军中声望甚高,陛下亦听其言。
    如今惹怒陛下,全氏不趁这个机会翻案,更待何时?
    全琮心中亦是一动。
    想了一下,说道:
    “且容我想想,寻个好机会……”
    全公主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阿郎这还有什么好想的?我与那潘夫人约好了见面,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