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大明官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候,命案给的限期都在三月以上。
    遇到案情比较明朗的,嫌疑人或者凶手就在明面上,剩下的只是如何抓人以及搜罗证据的,其限期也多在一个月左右。当然还有些是死者家里有人有关系的,苦主用了力气,官府当然也要卖卖力气,这样也会把原本三月以上
    的限期缩短到一个月左右。
    但是在明朝,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历史阶段,从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朱棣又设立了东厂开始,明朝的吏治就一直以严苛著称。是以遇到命案,其限期也大大缩短,但至少也要给到十日以上,总不能真的所有捕快和基层锦衣
    卫去死吧。而且,这个十日,只是最初的期限,十日之后破不了案,免不了要挨一顿板子,打完之后又会宽限些时日。
    程煜没在古代生活过,更加没在古代破过案,但仅从这两日的寻访来看,十天破案,即便是带着外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可包知县说得明白,他直接报上去,上头恐怕就是只给十天的限期,程煜本就想着如何把锦衣卫拉下水,偏偏包知县和庞县丞都知道他和费林其实早有关联,于是就希望他出面让锦衣卫接下这起案子,那么限期长短也就跟官
    府无关了。
    虽然一推二五六这种手段不可取,但想到包知县老迈年高,即将致仕,总不能说十天后害他挨板子,他那身板儿,怕不是两板子下去就直接去地府报道了,倒是省了致仕的手续。是以程煜才想出了这种由官府和锦衣卫协作
    的方式,一来集中力量查案,二来费林也能脱离苦海,第三么,包知县可以安安稳稳的退休,庞县丞也能顺顺当当去邻县出任知县一职。
    本是三全其美的事情,没想到,费林上头的千户过早的看出塔城这块风水宝地,以至于心态过急,也就让程煜弄巧成拙,竟然让限期更短了些。
    “几日?你可别跟我说三日,真要是三日的话,明儿你直接启程吧,不能耽误了你的前途,让我和包知县两条老命被活活打死得了。”
    费林翻了个白眼,斥道:“瞎讲八道的,三天倒是不止,我们锦衣卫督办此案,通常都有半月时限,这次,百户只给了我一半的时间,八日。八日之后,无论案情如何,都要给他一个交待。
    “他也就是笃定你能找到替罪羊是吧?”
    费林也是莫可奈何,双手一摊道:“千户老爷着急啊,他担心夜长梦多,毕竟他身边虎狼环,其他千户也都亲近要升职,上头还有镇抚使,任是任何一个关节被人注意到了塔城这个地方,想要塞人进来的,就不胜枚举了。”
    程煜点点头,这个道理他也懂。
    锦衣卫这个部门很是特殊,原则上,他们是没有治地的,因为整个锦衣卫都是直接对皇帝一个人负责的,是以说白了,锦衣卫的编制其实都在两京。当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些人还是要撒出去的,否则如何监督百官监
    管天下?
    不谈现在的冗员编制,只按锦衣卫最初设立的时候朱元璋拟定的编制来说,整个锦衣卫里,只有一个指挥使,下边分南北两个镇抚司以及一个经历司。
    经历司主要负责粮草银钱等等事务,镇抚司就是真正的职权部门。
    镇抚司下设十四所,各有职能,但总的来说大家干的活儿都差不多,功能三所,驯象、屯田以及马军这三个所,虽然主要职能是字面上的工作,但真要遇到人手不够,或者他们的千户想干活,他们也都必须下马是民上马当兵
    的,该锦衣卫干的活儿,他们一样也不能少会。
    十四所的首领就是千户,千户是并不分治地的,大家都围绕着两个镇抚司办事,所有的案子,除非镇抚使责令谁办,否则其实大家都有权插手,尤其是人员升迁这一块。
    千户下边各统领十个百户,但这十个百户只是名义上归于某个所的千户统领,并不意味着其他所的千户就指使不动你了。当然,亲疏有别,百户主要肯定还是听自己直属的那个千户的,但其他十三所的千户同样拥有统辖权。
    到了总旗和小旗这一块,反倒简单的多了,基本上只接受纵向领导,而不接受横向领导。见了其他百户千户当然还是要敬礼乃至磕头,但不听调配,这事儿自然由自己的百户千户去帮着挡驾。
    全国一共十四个千户,一百四十个百户,也即一千四百个小旗。到了百户这个层次,虽然名义上依旧是中央军,但肯定还是要分配到地方的。大明朝全国上下共计一千一百多个县,也并非每个县都有卫所,有些人口过少的,
    以及经济过于差的,你就算是把再如何贪的官放过去,也没什么油水可刮,对于锦衣卫这种主要职责还是监察百官的部门,就没必要设立卫所了。
    是以,除了驯象、屯田以及马军这三个所基本都在两京之外,其余十一个所一千一百个小旗,都散落在全国各地,在大部分县城里设置的卫所当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