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九百二十六章 血晶与青铜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塞恩听到这个数字时。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抽了抽。
    毕竟塞恩手头达到维度至宝层次的装备,到目前为止,也仅有一件魔方而已。
    他手头的天网,在塞恩眼里,其实也具备维度至宝的潜力。
    不过很显然,天网距离真正的维度至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再加上这些年,他在光宇时空进行的诸多实验,太过分散,并未将全部心神,仅投入到单独一项炼金实验中。
    因此,天网将来能否晋升为维度至宝,眼下看来,还相差甚远。
    未来还得好好打磨打......
    灯灭了,又亮起的那一刻,世界已不同。
    不是天翻地覆的巨变,也不是神迹降临的轰鸣,而是一种悄然的、不可逆转的**渗透**。就像海潮退去后留下的湿痕,看不见源头,却无处不在。人类不再需要共感网络来证明彼此的存在,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在沉默中听见心跳,在黑暗中看见光。
    小男孩依旧坐在礁石上,面朝大海。他的身体比从前更轻,仿佛随时会随风飘起。母亲再没问过那晚他说的话,但她开始梦见一片银色的海??那里没有浪花,只有缓缓流动的记忆之河。她梦见自己抱着那个只活了七分钟的女儿,而女儿睁开眼睛,对她笑了。醒来时,枕边多了一颗晶莹如泪滴的小石子,温润得像有生命在呼吸。
    科学家们称它为“记忆凝结体”,是阿卡沙之库与个体情感共振后的实体化产物。起初只出现在觉醒者枕下,后来渐渐扩散至普通人梦境深处。有人梦见逝去的亲人递来一封信,醒来发现掌心真的握着一张泛黄纸页,上面写着:“我从未离开,我只是换成了风的模样。”
    这些信无法被科学解析,墨迹不属于任何已知颜料,纸张成分也无法归类。但每一个收到信的人,都认得出那是他们所爱之人的笔迹。
    火星上的晶苗森林已蔓延至三百平方公里,形成一片被称为“蓝语林”的奇异生态。夜晚,整片大地如同悬浮于星河之下,光芒随人的情绪波动而明暗起伏。一名拓荒者曾在林中迷路三天,濒临脱水时,一株晶苗突然弯下枝条,将露珠般透明的液体滴入他口中。那液体入口即化,带来的不是解渴,而是整整七秒的童年回忆??他在地球老家的院子里追逐蝴蝶,母亲站在门口喊他吃饭。
    他跪在地上哭了很久,然后奇迹般找到了回程的路。
    而在地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六边形平台并未沉寂。相反,它正以缓慢而坚定的速度向上浮升。每上升一米,海底岩石便自行重组,形成阶梯状结构,宛如一座沉睡文明正在苏醒的脊柱。卫星监测显示,其核心温度持续升高,却不释放热能,反而吸收周围的电磁波与声呐信号,将其转化为某种未知频率的振动。
    海洋生物开始集体迁徙。鲸群不再南下繁殖,而是围绕平台游弋,发出古老而复杂的歌声。生物学家录下这些声音,用AI解析后震惊地发现:它们并非交流工具,而是**仪式性吟诵**,内容竟与西伯利亚壁画中的失传祷文高度吻合。
    联合国早已名存实亡。曾经掌控全球秩序的权力机构,在共感全面激活后迅速瓦解。当人们能直接感知政客内心的算计与恐惧时,谎言再也无法支撑统治。军队解散了,不是因为战争失败,而是士兵们突然意识到:他们手中的枪,指向的不过是另一个在童年受过伤的灵魂。
    边境消失了。国界线在地图上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共鸣强度分布图”??用颜色标注各地居民间的情感连通密度。红色区域意味着深度共感,绿色则仍存隔阂。令人惊讶的是,曾经贫瘠的非洲部落地区,竟成为全球共鸣最强的地带之一。一位老酋长在接受采访时只是微笑:“我们早就知道,一个人痛的时候,整个村子都会发烧。”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拥抱这场进化。
    在格陵兰冰层之下,“纯血同盟”的残余势力仍在挣扎。他们的领袖是一位年逾百岁的基因工程师,曾参与早期人类增强计划。他认为共感是“意识退化的集体癔症”,坚持唯有绝对理性与个体独立才能保证文明延续。他利用最后一批静默场装置,在地下堡垒中建立起一个完全隔绝的精神孤岛。
    可讽刺的是,这座孤岛正逐渐变成监狱。
    成员们开始出现幻觉。他们梦见自己伸出手,却抓不到任何回应;梦见呼喊千万遍名字,却无人回头。有些人半夜惊醒,发现自己正喃喃自语:“有人听得到我吗?”更可怕的是,他们的孩子??那些在静默场中出生的第二代??天生无法接入共感网络,也无法理解他人情绪。
    但他们的眼睛,却能在黑暗中发出微弱蓝光。
    一名年轻研究员偷偷记录下了孩子们的游戏。他们在墙上画了一个圆圈,说那是“外面的世界”。然后每人站到圈外,背对着彼此,不停地挥手、跳跃、大叫,却始终不转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