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老人与海》的惊艳(第三更,求订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瓦尔特古这番话说出来后。
    整个互联网似乎都有了片刻的寂静。
    大家听着大文豪的这番话,每个人露出迷茫不解的表情,完全不知道瓦尔特古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人与海》?
    世界上有这部作品吗?
    瓦尔特古到底在说什么?
    网友们面面相觑,半响后议论纷纷。
    “你们有谁听过《老人与海》吗?”
    “我怎么听不懂瓦尔特古的话。”
    “什么跟什么呀。”
    “我谷歌了,反馈结果没一个能够对上的。”
    “这么奇怪?”
    “……”
    正当大家疑惑时,采访里,瓦尔特古继续道:“《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明天将会在全球首发,希望大家能够去购买一本阅读。请相信我,你们会喜欢上这部小说的。”
    众人听到这里才明白过来。
    难怪他们没听过这部小说,原来它还没有首发。
    不过很快,大家心中震撼更加厉害了。
    “一部还没有发售的作品,让瓦尔特古这么力推?”
    “我的天,这是瓦尔特古先生第一次如此推崇一部小说吧?”
    “是的,以前我从未见过。”
    “他甚至说《老人与海》完全有资格获得诺奖,到底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够得到这位大文豪最崇高的赞誉?”
    “对啊,好奇怪,瓦尔特古连作者名字都没说。难道是某个不出名的作者?”
    “不可能吧,能够得到这种当红大文豪的夸赞,对方绝对不是无名之辈。”
    “震惊了!震惊了!”
    ……
    全网。
    因为瓦尔特古这番话,网友们将关于《围城》的争论暂时放到了一遍,大家注意力都转移过来,想看看《老人与海》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这部作品又是出自谁的手。
    终于。
    次日。
    《老人与海》首发了!
    依然是新闻集团!
    依然是全球同步发售!
    甚至是史无前例的英文、华夏文、法文三种语言一起发售!
    声势浩大!
    当这本书上架的第一时刻,就有无数的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冲入了书店,拿起这本书直冲收银台。
    从这就可以看出来瓦尔特古的一番话,影响力有多大。
    这位当红大文豪,在全球的书迷恐怕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所以他推崇的书籍,书迷们绝对会第一时间去阅读。
    至于媒体记者,同样闻风而至。
    各大书店一片热闹。
    “买到了吗?”
    “买到了。”
    “果然是《老人与海》。”
    “快看,是哪个名家写的。”
    许多人眼睛立即看向作者一栏,然后一个无比陌生的名字映入眼前。
    “threewood?有这个作家吗?”
    “从未听过,不会是新作家吧?”
    “新作家?真的假的,一名新作家怎么可能认识瓦尔特古?”
    “三根木头,好随便的笔名。”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
    有人惊呼出声:
    “咦?奇怪,这本书怎么这么薄?”
    这时候许多人才将作家的问题暂时放到一边,看向书的厚度。
    这一看。
    呆了。
    因为他们感觉这部小说出奇的薄,几乎只有几毫米厚。不少人心中便纳闷了,按理来说竞争诺奖的小说,绝对都是长篇,二三十万字的都很少见,许多作品甚至多达百万字。因为在每个人的固定思维中,只有长篇作品才能让一名作家构筑出一个浩瀚的笔下世界。否则文字太少,根本无法表达出繁琐复杂的世界观。而且短篇、中篇小说也无法得到诺奖评委的青睐。
    能够竞争诺奖的,谁笔下不是有一部,甚至数部长篇小说?
    而一本长篇小说,哪怕文字很小,书籍基本上都有一两厘米厚。甚至许多长篇作品分为数册才能完全出版。
    可是。
    现在。
    《老人与海》怎么和他们想象中的差别那么大?
    不少人立即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看到了一行小字:40,000字。
    什么?
    四万字?
    每一个人眼珠子都快凸出来。
    “卧槽!四万字?”
    “四万字的小说,居然得到了大文豪瓦尔特古的推崇?”
    “而且瓦尔特古说这部小说绝对配得上诺奖荣誉?”
    “我有些懵逼。”
    “我有预感,有大事要发生了。”
    “快看看!”
    购买这本书的人,纷纷打开了书籍阅读起来。
    ……
    ……
    另外一边。
    王桓正在跟瓦尔特古通电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