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三童村武公生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还真是凑巧,发福利的对象。
    看完碑文介绍,老骆心服口服,抱拳鞠躬到底。武康搀他起来,惺惺作态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分内之事。这种风气不好,就算有些功劳,记心里就行,形式主义要不得。”
    得了便宜还卖乖,老狄、老张表示鄙夷。老骆表示认可,一番慷慨激昂,绝对直男癌晚期。武康见耽搁已久,呵呵笑道“咱们立刻进村,发放完福利,返回婺州城。”
    四人离开祠堂,带队伍进村,武康有些感动。回想过往几年,经历太多风浪,干过不少好事。即将卸任进京,能收到生祠礼,婺州刺史之任,没有遗憾喽。
    进入三童村,见很多新瓦房,青砖砌的院墙。农村标配篱笆墙、柴扉,本村寥寥无几,村民挺富裕嘛。武康来了兴趣,随口说了句“看来三童村民,生活相当不错。”
    狄仁杰回话“大佬有所不知,村南五里开外,就是三童萤石山。萤石随处可见,埋藏的很浅,有色萤石很多,成色也很好。彩虹桥镇纸,以及七色念珠,都出自此山。”
    原来如此啊,靠近大矿山,想不富都难。张柬之收起文书,指着前方篱笆门“大佬您看,那是孙耆老家,高龄八十五,身体非常好。户衙分配的官婢,被他打发走了,理由是不需要。”
    有点儿意思,保姆都不要,身体应该不错。想到武公祠铭文,应该是出资者,必须先去拜访。沉吟片刻开始行动,带队伍到门口,缰绳交给钱顺,吩咐众人下马。
    院子里摆满石头,三间破旧堂屋,两间东西厢房。耍木刀的孩童,见大批陌生人,吓的跑进屋。不到半分钟,妇人探出脑袋,小心翼翼张望。
    武康抱拳行礼,挂和煦微笑“婺州刺史武康,录事参军事狄,司户参军事张,司法参军事骆,前来探望孙老先生。带着朝廷赏赐,还请娘子通报,我等感激不尽。”
    脑袋唰的消失,感觉很尴尬,妹子好羞涩呦。不到半分钟,妹子再次出现,搀扶白发老叟。老人见紫色官袍,以及脸颊刀疤,瞬间眉开眼笑。甩开妇人的搀扶,一路小跑迎上来“刺史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诸位快快有请。”
    篱笆门打开,武康再次行礼,却被握住双手,便颜悦色道“婺州刺史武康,携数位同僚,给老先生见礼。去年腊月,武昭仪荣登皇后;今年正月,代王立为皇太子,耆老之上,皆有重赏。”
    孙老闻言,神色庄重,面朝长安。恭敬三鞠躬,礼数做足,嘴里振振有词“庶民孙正茂,屡沐皇恩,受之有愧。拜谢陛下圣恩,拜谢皇后赏赐,太子殿下万寿。”
    套路走完,再拉武康手,使劲往里拽,吩咐身边妇人“通知大郎和二郎,把礼物拿过来。准备最好的酒,准备糕点和红枣,再去村正家,求最好的茶饼。”
    妇人应诺离开,武康赶忙客套“老先生不必麻烦,我等公务在身,不便过多打扰。您看这样如何,等拜访完诸耆老,我们再来您这里,讨两杯水酒喝。”
    脑袋摇成拨浪鼓,孙老二话不说,一个劲往屋里拽。盛情难却无计可施,和老狄对视,跟着他进堂屋。狄仁杰安排工作,四保镖抬两袋米,张柬之和骆宾王,每人抱匹布,搬进院子里。
    房间摆设简单,些许必备家具,摆满各种萤石。西边工作台,摆各种刻刀,无数雕刻作品。原来这老先生,还是雕刻大师。佛像惟妙惟肖,花瓶晶莹剔透,堪称艺术品。
    分宾主落座,握着手不松,孙老情绪激动“老夫盼您到来,整整三年啦。总想去婺州拜访,可那两个孩子,担心我的身体,死活不让去。”
    应该是客套话,武康不放心上,微笑着回话“两位郎君做得对,此地距离婺州,至少九十里地。您老高寿八十五,经不起长途奔波,呆在家里最好。”
    老孙摇头,继续说道“我身体很好,腰不酸腿不疼,还能下地干活。记得三年前,俩孩子带回二十小鸡,说是刺史扶农鸡。养成十九只,县衙收两只。从那个时候起,盼望您能过来。去年大丰收,每亩多收五斗,当时老夫”
    声音略哽咽,眼里有泪光“不怕刺史笑话,去年夏收时,老夫泣不成声,很多百姓痛哭。老夫想去州衙拜见,孩子们跪着哀求,还是没去成。当时我在想,若见不到武刺史,不能当面道谢,死不瞑目啊。”
    这话说的重,武康赶紧开导,咱这么大年纪,别学人家追星。握住老人双手,温言软语安慰“孙老言重了,此乃本官分内事,当不得感激。说来很惭愧,早想来长寿村,可惜公务缠身。”
    安慰没效果,转移话题“您是大匠师,有雕刻手艺,收入应该很高,生活肯定不错。村里都盖新房,拉起青砖院墙,为何您这个院落,还是篱笆院啊?”
    孙老有了笑容,语气颇为自豪“手艺祖传的,给珠宝行供货,每月挣六百多文。仅仅两年功夫,给我两个孩子,盖两所砖瓦房。明年曾孙成亲,先给他盖新房,老屋放到最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