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1章 蜀王:泥腿子祖辈少交的租子,这一代都得还回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安南那些呼啸山林的蛮子身强体壮啊,还是比草原辽东那些鞑子能骑马射箭啊?
    安南那些身强体壮,在山地丛林见如履平地的蛮兵倒了,草原上的满蒙联军,能纵横万里驰骋山河的十万铁骑也倒了。
    朝廷新军所到之处,任何反抗都被摧枯拉朽的碾压过去,甚至朝廷四万人马能横扫东瀛!
    就这几家的家丁,还想着造反?
    估计朝廷都还不知道消息呢,资阳县令就乐呵乐呵把自己镇压了然后拿着各家脑袋去请赏。
    造反是必死无疑的,但那几个大同书院的学子又逼迫太甚,一想到眼下的困境,这几家士绅又是忍不住叹气,这世道怎么这么艰难呢?
    好好的大明朝,他们这些贤良士绅怎么就要没活路了呢?
    “嗨,我们不好过,他县令大人就能好过了?”王老爷忽然说了一句。
    “王兄,此话怎讲?”章老爷和李老爷连忙凑过来。
    王老爷轻咳了两声,说道:“不怕告诉二位,如今抵抗朝廷新政的,可不仅仅是我们这些人,我们在那些大人物眼里算得了什么呀?也就是个臭虫。”
    “眼下这南边各省,哪个省不是明着推行新政,暗地里各使手段?拿咱们四川来说,这四川有最多土地和钱粮的可是蜀王他老人家。蜀王下面还有各地知府,那些占据一府一县的土司以及那些盘踞山上的生苗。”
    “这些人不点头,新政推行不起来,你们就瞧好吧。”
    见王老爷这么信誓旦旦的样子,认定王老爷上面有人的李老爷和章老爷也就松了口气:“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看着那几个小兔崽子放肆,看他们还能猖狂几天。”
    资阳县的情况,成都府的大人物们还真知道,不过那些大人物们并没把几个大同书院的学子放在心上,几个学子再怎么折腾,也脱离不了资阳县,甚至连县城都进不去,能掀起什么大波浪来。
    成都府的大人物关注的事多着呢。
    成都,蜀王府。
    蜀王作为大明最重要的几个藩王之一,同时也是最富裕的藩王,蜀王府那可是富丽堂皇威严肃穆,以应天府皇宫为蓝本打造的蜀王府占地面积极大,位处成都府的中轴核心。
    坐北朝南的蜀王府,正门威仪肃杀,主殿承运殿恢弘壮丽,整个蜀王府处处殿阁楼台,金碧辉煌,建筑华丽大气,园林精致优美,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加上成都府本就有着天府美誉,整个宛如人间仙境一般。
    当代蜀王,也是第十三代蜀王朱至澍正在自己王府的园林内喂鱼。
    蜀王府内的池塘之上廊桥九转,这池塘与活水相连,是蜀王府自城外引水入蜀王府中形成溪流而成。
    朱至澍从碗里捏起一点鱼食洒在水里看着那些鱼儿争食,听着一旁管家汇报着各种事项。
    蜀王府的产业非常多,不提商税、渔课、盐店和各种铺子,单单说庄铺,成都附近州县七成的田地都是在蜀王府的名下,这些田地有些是地方士绅挂靠的,有些是贫民百姓难以为继过在蜀王名下的。
    但不管怎么说,朱至澍这位蜀王有着大量田产是母庸置疑的。
    这数量庞大的田产上一切产出自然都是归蜀王府所有,如今朝廷要均分田地,还要各地藩王把自家的田庄都分出去给泥腿子,这让视财如命的朱至澍怎么能忍?
    朱至澍的老爹,第十二代蜀王朱奉铨万历四十三年袭封蜀王,到了天启六年,当了十二年蜀王后就薨了,撒手人寰之后给朱至澍留下了这历代蜀王代代积累的偌大家业。
    朱至澍天启七年袭封蜀王成了第十三代蜀王以来,那可是矜矜业业,勤勤恳恳,不仅把蜀王府那名目繁多的账目给清查了一遍,还亲自动手清算蜀王府的资产钱粮,好好把一堆蜀王府内的硕鼠害虫给揪了出来。
    这些硕鼠害虫在蜀王府吃喝拉撒不提,还用蜀王府的名义自己巧取豪夺,钱财他们拿去了,恶名蜀王府来背,哪有这么好的事?!
    朱至澍可不是什么谦谦君子,而蜀王历代的诗礼传家,实际上到他爷爷朱宣圻那一代开始,就已经不怎么管用了。
    到了朱至澍这一代,蜀王府的历代贤良之名也剩不下多少了。
    别看朱至澍看起来很有能力,但这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财产不受人侵害,而经过朱至澍进行一番资产清点账目盘算后,整个蜀王府也都服了,不仅蜀王府,放眼整个成都府,谁不知道这代蜀王是个能人?
    聪慧是一等,敛财也是一等!
    自天启七年袭了蜀王爵后,朱至澍为了敛财也是费尽心思,朝廷新政推出的诸多商业政策他都跟着实施,还组建了不少蜀王府的商队去各地做生意,着实赚了不少钱财。
    但是对于朝廷要求的均分田亩轻徭薄赋,他却无动于衷,纯纯只要好处。
    而这样一位蜀王对百姓自然别指望多么厚待了。
    四川本是天府之国,因天堑众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