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5章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跟历史上不太一样。
    原本相当之多的一部分齐党,浙党,楚党是投靠魏忠贤然后形成了势力庞大的阉党。
    但是,因为张好古的横空出世。
    这些人却是有了全新的选择。
    谁都看得出来。
    现在天子重用张好古,现在又要搞新法,显然就是以张好古为主实施变法,那么投靠张好古,显然是比起投靠魏忠贤要好得多。
    张好古起码是读书人,是自己人。
    而魏忠贤只是一个死太监。
    投靠张好古,天天琢磨着给张好古送银子的官吏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基本上,张好古是一两银子都没拿。
    拿银子容易授人以柄。
    再者说了,自己家里也不缺地,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家非常有钱。
    犯不着。
    对于想要投靠自己的人,张好古也有自己的判断。
    有没有才干,能不能用,之前贪了多少先不说,日后,朝廷给了你养廉银,能不能做到不贪,背后有没有什么利益输送。
    大明朝发展到了现在已经是盘根错节。
    现在只是耗羡归公和养廉银。
    等到后面的摊丁入亩,他们是不是还会继续支持自己?
    毕竟,这损坏的可是自己的利益。
    所以,想要成为自己的党羽,就必须要精挑细选,张瑞图这种就很不错,家里虽然也有地,但是,也不是特别的富有。
    还有就是崔呈秀。
    没脸没皮没关系,只要他们能做事儿,就是值得自己去重用。
    处理完政务,张好古又去了一趟永定县。
    主要是准备征兵的问题。
    虽然说狗皇帝还是没有答应把自己的田给分了。
    但是,准备工作还是要做起来的。
    最起码,自己还是要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出来。
    一共是八万人口,狗皇帝的地至少也是八十万亩。
    平均一人十亩。
    不过,按照现在这个生产力,一个人能耕种五亩地就算是了不起了。
    张好古又拿出来一副周边地图,盘算着朱由校在京畿地区的土地,狗皇帝侵吞的土地肯定不是荒地都是良田。
    但是,只是分田肯定还是不够的。
    一个是耕牛,一个是铁犁,还有就是水利。
    把土地分配下去,其他的生产资料暂时公有,建立农社,让农社进行递交使用费用。
    其次就是税收。
    大明初期,基本沿用唐宋以来的两税法。夏季所征称夏税,限当年八月纳完;秋季所征称秋粮,限第二年二月交清。一般纳税以实物为主,除了米麦等之外,还可以钱、钞、金、银等折纳。
    后来张居正开始推行“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在于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各种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一律折银缴纳,差役由政府用银雇人充当。
    那就要建立农社,让农社来进行统一交税。
    但是,这个税收不能太高,太高了就会损坏农民的积极性。
    其实严格来说,大明的农业税还真是不太高。
    两汉时期,农业税为三十税一(3.3%)至十五税一(6.7%);唐代大约到10%;宋代9%;明代4%;清代7%,民国15%,至于建国之后,必须要靠农业补贴工业,更高,一直到全面取消农业税。
    但是,这是正税。
    大明还有一个痼疾,就是摊牌,也就是说杂税。
    这才是最为缺德的地方,大明是把“摊派”给发挥到了极致。
    摊派自古就有,但大明却是硬生生的给你玩出了一朵花来。
    什么叫摊派呢?就是在正税之外,征收一部分因临时性项目而花费的资金。
    可能是军事行动,可能是治河,可能是修什么工程,可能是什么大的国家庆典,总之得加税。
    加派,理论上都是临时性的,最著名的摊派就是崇祯的三饷,再苦一苦百姓,最后把大明给加没了。
    这种加派是临时性。
    理论上,如果今年国家平安无事,那么财政就会刚刚好够用,甚至是略有结余。
    但是国家不可能的每年都是平安无事,所以,摊牌是必然的,问题就在于,你怎么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花多少钱呢?
    所以,大明创造性地采取了“寅吃卯粮”的方式。
    以崇祯为例,今年三饷花了不少钱,年底核算,然后分配到各省府州县都司卫所,明年加派。
    这么一来,一群聪明的小机灵鬼就会发现,今年的亏空明年就可以补回来了。
    但是,如果辽东没解决掉,农民起义没有解决掉,练兵也没练出来,反倒是出了更多的乱子,那怎么办呢?
    又或者说明年的加派没收到位,朝廷仍然亏空怎么办?
    一群大聪明表示,这个问题也好办今年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