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云秋凤寻思着她箩筐里的三七得识货的人才会买,但眼下街边的普通百姓就算识货也不可能要,想想大家连肚子都吃不饱了,谁还舍得买药材。
所以她四处转悠和卫生所看门大爷扯闲篇,想打听打听三七哪里好出手。
还没说上几句,就听到卫生所里一个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叫声,不一会,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女人从里面抱着个小男孩走出来,嘴里哄着:“噢噢,不哭不哭,你爸你妈就快回来哩,不哭不哭,再哭下去,大娘也要跟着你哭哩,老天爷,这娃咋那么难哄呢?”
小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穿着一件蓝白条纹的海军t恤,天蓝色裤子,那种小凉鞋是乡村里的小孩子见都没见过的款式。
只见女人不哄还好,一哄那小孩子哭得更加撕心裂肺,一边哭一边叫妈妈,从他的口音听着不像本地人,而女人的大粗嗓门说的是本地话,小孩子听不明白,自然更加没有安全感地哭闹。
云秋凤就忍不住上前去搭了把手:“宝宝不哭,你想要什么,跟姐姐说好吗?”
她可是二十一世纪去的人,说点普通话还不是难事儿。
小男孩听到有人突然跟他讲普通话,立刻就吸引住了,不再扭动小身体,也不再扯着嗓子大哭,而是抽抽泣泣地看着云秋凤。
女人看到一个年轻女子来哄她怀里的孩子,本能警惕地往后退,看门大爷插了一句:“我说他祥婶,这娃不受你哄弄哩,人家那些个城里人请你来带娃,一天两毛钱,可不是让你把娃给弄得整天哭唏唏,眼下这位小姑娘能哄得住,你还不快点谢谢人家。”
祥婶立刻大嗓门一顶:“你说啥……”
“哇!”
小男孩被她吓得哭了起来。
“不哭不哭,姐姐抱抱你好不好?”云秋凤轻声细语的,再加之她长得好看,给人一种无形的亲和力,小男孩果然第二次被哄停,还毫不犹豫地把小手伸向她要抱抱。
云秋凤对依然在迟疑的祥婶说:“婶子你放心,我也是本地人,来镇上掏换东西的,小宝这样哭不是办法,我帮你哄好了就走开。”
祥婶这才一脸不情不愿地把孩子递给她。
原来宝宝小名叫奇奇,他爸妈都是省地质勘探队的,最近几天一直在龙屯镇附近活动,因为没办法带着奇奇一块儿上山,只好在龙屯镇上找了个就近的村妇祥婶来帮他们驻地卫生所里带孩子。
一天两毛钱,祥婶本以为捡到一个好差事,哪知才带一天,就发现带城里娃不是个好活儿。
云秋凤和奇奇交流了几句,发现孩子是肚子饿了,可是走进卫生所那窄小的厨房里看到那碗没什么油水的大宽面,她才知道孩子为啥不喜欢吃。
祥婶说:“没法子,他爸妈又没有留下肉啊蛋啊的,我就一个临时保姆,人家卫生所厨房里没有的东西,我上哪儿给弄去。”
云秋凤环顾一下四周:“婶子,这厨房里的东西都能用不?”
祥婶无力地摆摆手:“所长说了能用,这不为难人嘛,就那三红薯两山药的,咋用?”乾坤听书网 .
云秋凤看看紧紧攥着自己袖子的小手,实在不忍心离开。
她知道在八十年代,地质勘探队的工作人员十分辛苦,这个年代各种登山装备都不齐全,有时候一不留神就是送命的事情。
他们付出的事迹可甚称英雄,至于为啥把奇奇带在身边,那一定是遇到难处了。
总不能让英雄的儿子饿着肚子。
云秋凤把奇奇哄到小凳子上坐着,请祥婶帮她重新起火,她换起袖子开始削红薯皮。
祥婶看到她一个生人居然把娃子哄得乖乖巧巧的,心里难勉有些不舒服,就嘀咕了一句:“我当你会做点啥哩,不就是煮两个红薯呗。”
云秋凤微笑着:“婶子,一会做出来,你也尝尝。”
她利落地削好红薯皮,再削了山药皮,一块儿上锅蒸,蒸熟后分别压成泥,往山药泥里加上两勺白糖外加生粉 少许,揉成团,拉成条再切成小团。
再把山药赶成一个个的圆珠压成扁饼,红薯泥为陷包进去,做成小龙包的样子,上锅蒸十分钟。
等打开蒸笼盖子时,就看到一个白花花像包子似的惹人只流口水,只见云秋凤拿出一个放到案板上用刀那么一对切,顿时白色的山药外皮里一层红薯的颜色晶莹诱人,闻着那两种食材混起来的味儿已叫人只流口水,更别说从视觉里看到这么清爽的两个颜色搭在一起的绝配感。
奇奇看得只拍小手:“姐姐,我要吃我要吃。”
祥婶瞪大眼睛:“妈呀,红薯还有这种弄法?”
云秋凤把切开的糕每人给他们一半,这一大一小吃在嘴里,只觉得淡淡的香味儿带着原材食料的醇厚香,叫人的唇齿之间有种欲罢不能之感。
奇奇一连吃了五个才拍着鼓鼓的小肚子:“剩下的我得给我爸妈留着。”
祥婶再次直了直眼睛,她还想再吃一个,不好意思了。
这一折腾,时辰也不早了,云秋凤也吃了两块糕后打算返回柳树沟,一听她要走,奇奇又两眼含泪地哭了起来。
祥婶一看慌了神,她担心奇奇哭起来又哄不乖,刚才在云秋凤做饭的时候也打听了几句,这会儿便热心道:“我说秋凤啊,这样,你留下来帮我看着奇奇,我去给你问问有没有人要三七,最近咱们村里有几个知青要返城哩,说不定他们识货,能跟你买两个呢?”
云秋凤一听,这是好事儿,城里的知青指不定有哪家富家子弟,返城带点稀罕物也有可能,她心里一阵高兴:
“行,婶子,那我带着奇奇陪你去,等人家问起来的时候,我也好说个清楚。”
“行行行。”祥婶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很快他们三人就穿过龙屯镇的街道,顺着街后的侧边小道到达了龙屯村,只见村公所院子里果然有几个人正在收拾行李,都是些铺盖卷儿,搪瓷脸盆,热水瓶之类的,每一样看上去都载着满满的年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