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潘妃失望 曹斌赴任江南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福宁殿。
    皇帝有些头疼地看着眼前的奏本,一眼也不想看。
    虽然他已经罢朝数日,可是大臣们却不想放过他,请立太子的奏章就没有听过。
    此时,他恨不得方腊立刻造反。
    否则,他就是不病死,也会被大臣们烦死。
    “官家,妾身有个好消息,您要不要听听?”
    这时,潘贵妃袅袅走了进来。
    皇帝长出了口气,看着她微微隆起的肚子笑了起来:
    “爱妃有什么好消息?”
    潘贵妃笑道:
    “听说辽国已经松口,并答应从今以后再不与大宋为敌......”
    她虽然已经贵为皇妃,怀了龙种,可是旧情也没有完全忘记。
    为了帮自己表兄谋个好前程,以求心安,她也算是颇为煞费苦心。
    接到龚良臣的书信之后,马上就跑来向皇帝邀功。
    她倒没有觉得这么做是强夺曹斌的功劳。
    这点功劳对曹斌来说,并不算什么。
    在她想来,只要给他一点补偿,照顾一下庞妃,曹斌应该不会为了这一点小事恼恨自己。
    更何况,将来龚良臣高升,或许也能成为自己在朝中的助力。
    虽然这位表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连父亲潘仁美都不愿理会。
    但在她心里,这位表兄很特殊,有经天纬地之才。
    只是现在怀才不遇而已。
    皇帝斜看了她一眼,直接问道:
    “你表哥的功劳?”
    潘贵妃见皇帝直接揭破自己的目的,不由惊了一下,只得硬着头皮点点头,求情道:
    “陛下,我表哥一直运气不好,怀才不遇。”
    “立些功劳十分不易......”
    皇帝无奈地摇摇头道:
    “朕顾忌你的情面,已经给过他两次机会。”
    “他不是运气不好,是志大才疏,急功近利,没有自知之明。”
    “他也算是读书人,若真有才,为何不科举上进?”
    “有正经出身,将来才能为相做宰......”
    潘贵妃愣了一下,撒娇道:
    “官家,为朝廷立功何必非要科举?这次功劳难得,就帮帮妾身表哥吧。”
    皇帝皱了皱眉,有些厌烦地呵斥道:
    “好了,妇道人家,不要干涉政事!”
    潘贵妃顿时愣住了,吓得“嘤嘤”抽泣起来。
    这还是皇帝第一次对她发火,尤其是怀孕之后,皇帝更对她百依百顺。
    皇帝见状,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连忙安慰道:
    “好了,爱妃莫要哭了,朕不是不帮你表哥。”
    “而是曹斌自有谋划,你表哥只要做好本分,听令而行,自有他的功劳。”
    “谁知他贪心不足,自作主张,朕不罚他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说着,他从身后锦盒中取了一份奏章,递过去道:
    “你看看吧,这才是谈判的真相。”
    潘贵妃接过奏章,越看越惊讶。
    这是曹斌给皇帝上书的全部计划,虽然只是初步设想,却与龚良臣信中的谈判截然不同。
    她发现桌上谈判不过是表面文章,真正的争斗却在千里之外。
    这计划里,不仅涉及江南摩尼教叛乱,甚至曹斌还打算暗中挑动辽国部族造反,煽动西夏、高丽、回鹘劫掠辽国边城。
    一道简单的奏章,却是以天下数国为棋,争锋相对。
    “这、这......一场简单的谈判竟牵涉如此之广?”
    潘贵妃惊骇异常,有些不敢置信。
    皇帝点点头道:
    “虽说朕也想尽快与辽国和谈,但却不能不争,让曹斌尝试谋划。”
    “若曹斌最后也只是达成如此条件,朕能接受。”
    “却不该是你表哥用来邀功,你明白吗?”
    潘贵妃有些苦涩得点了点头,到如今,她不得不承认,表哥并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有什么惊世之才。
    一个谈判,就与别人对比出了天差地别。
    自己还差点因此惹恼皇帝......着实有点烂泥扶不上墙。
    三月初五日,朝廷发明旨。
    任命曹斌为两浙路观察使,暂领两浙军政、财赋、民俗,总管江南诸路兵事,江南震动。
    武松、鲁智深开始正大光明地以曹斌的名义,帮助卢俊义在杭州争权。
    三月十五日,润州知州等十余名江南官员派人入京行贿,曹斌坦然接受。
    十七日晚,包拯独自拜访忠靖候府,劝说曹斌未果。
    二十日朝会,包拯弹劾曹斌收受贿赂,建议罢免他江南差遣。
    皇帝大怒,认为包拯毫无证据,诬蔑朝臣,夺开其封府尹之位,贬杭州通判。
    罢王延龄首辅之位,任尚书左丞,命潘仁美知枢密院兼领尚书右丞,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